【兰新高铁】攻坚克难5年 铺就钢铁丝绸之路

25.12.2014  13:18

  原标题:攻坚克难5年 铺就钢铁丝绸之路

  建设者的汗水铺就兰新高铁。记者房毅摄

  今年底前兰新高铁将全线开通运营,宝兰客专、中川、兰渝、天平、敦格、干武二线6条铁路正在建设之中,其中兰渝铁路将于2016年竣工通车,宝兰客专将于2017年建成运营。

  预计到2020年,上述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兰州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5529.40公里,相当于再造一个兰州铁路局。

  兰新高铁全长1776公里,是目前全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我国在高海拔地区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据了解,兰新高铁在建设过程中面临多项世界性铁路建设难点,5年来,各参建单位战严寒、斗酷暑,仅甘肃段参建人员就多达10万人次,建设者们克服了线路穿越戈壁沙漠、沿线极端天气多发等困难,攻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祁连山隧道群施工、嘉峪关古长城遗存保护、穿越国家级唯一的安西极荒漠自然保护区和防风工程建设等一个个铁路建设难题,在西北大地上筑起一条钢铁丝绸之路。

  ● 难点一:穿越戈壁环境极为恶劣

  据介绍,兰新高铁甘肃省瓜州县管段处于戈壁荒滩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夏季酷热干燥、冬季异常寒冷、昼夜和全年温差大、风沙大、干旱缺水。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戈壁地区施工无砟轨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无砟轨道道床板开裂和轨道精度控制也是世界性难题。为此,兰新高铁采用了单元式道床板结构施工,能够更有效地释放结构应力。

  由于尚属首次施工,无任何经验可资借鉴,工程质量控制难度非常大。全体参建员工不畏施工艰险,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戈壁干旱地区混凝土制备技术,提高了混凝土品质,并且在现场采用斗送入模、作业棚内收面、混凝土掺内养组份、成品混凝土外喷养护剂养护等新工艺、新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道床板的开裂现象,确保了无砟轨道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 难点二:八盘峡黄河特大桥施工难度大

  位于永靖县境内的八盘峡黄河特大桥,是兰新高铁上唯一一座跨越黄河的特大桥,全长1332.1米,自兰新高铁高家山隧道出口引出,在焦家川附近以4孔连续钢构跨越黄河,而后西行至新庄隧道。八盘峡黄河特大桥所处地理位置复杂、施工难度大,是兰新高铁的重点、难点工程。自2010年5月25日开工建设,参建人员克服深水施工等困难,严格组织施工,严控质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顺利完成了各项节点任务。

  ● 难点三:大平羌沟大桥施工时间短

  大平羌沟大桥是兰新高铁甘青段大跨度连续梁之一,主墩墩高居全线之首。大平羌沟大桥桥址位于祁连山脉北坡的冷龙岭,流域内平均海拔在31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0.48℃,自然环境恶劣。

  由于大平羌沟大桥位于高海拔地区,常年平均气温低,施工时间有限,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桥梁梁部施工质量,参建单位采用蒸汽养护施工,克服了气温低、施工时间短等困难,确保了梁部施工质量,整个大桥于2013年6月17日胜利合龙。

  ● 难点四:祁连山隧道是I级风险隧道

  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工程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以西约60公里处的甘青两省交界处的祁连山脚下,全长16.336公里,由祁连山1号、2号隧道和连接两座隧道的硫磺沟大桥组成,隧道轨道面最高高程为3607.4米。

  作为兰新高铁甘青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祁连山隧道穿越碎屑流及富水断层破碎带,是中国铁道部I级风险隧道、重点攻关项目,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也是建设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有“世界高铁第一高隧”之称。

  自2010年5月25日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们通过与碎屑流反复较量,将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十余种工法交替使用,同时将2至3种工法糅在一起,总结出“一探二封三泄四注”新方法,成功解决单一工法无法解决的隧道掘进难题。2012年9月,隧道成功穿越长达1.6公里的“碎屑流”地段;今年5月1日,祁连山隧道宣告贯通。记者 师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