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辟荒沟上山种树纾困 桃源守护者古法培植
中新网兰州2月27日电 (张婧 高莹 高康迪)立春以来,天气渐暖。素有“十里桃乡”美誉的兰州市安宁区安宁堡桃树复耕开始,农艺师刘有硕绕着一口大锅忙活不停,他指导一旁师傅们适时添料,古法熬制肥料已是他坚守40年不变的“桃艺情”。
安宁堡栽培鲜桃已有千年历史,所产鲜桃以甘甜香郁、浆汁丰富、果肉粉嫩而闻名,在当地口碑甚好。早年间,每逢花开之际,黄河岸畔桃花缤纷,兰州近郊安宁堡呈现万亩桃园的繁花景色,彼时,桃乡美景自然成为众多老兰州人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
图为安宁堡桃基地温室大棚种植1年生桃树开花。 张婧 摄然而,随着城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宁堡桃树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当地特色鲜桃资源、品牌、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均面临挑战。
为防止桃源面积再度缩减,当地通过实施桃树“稳川、上山、进沟”,逐年恢复川地、扩大内荒沟桃种植面积,其中,还涌现出许多像刘有硕一样的桃源守护者。
刘有硕同农艺师傅们一起,或手握工具、均匀搅拌,或粉碎原料,应时添柴。直径1米左右的大锅沸腾开来,“熬制一锅400斤石硫合剂,约2小时”,他对古法熬制肥料颇有一番研究,原料细碎、及时加水、持续旺火……“肥料的杀虫治病效果,直接影响果实质量。”
每年四五月,兰州安宁堡的桃花绽放于西北黄土地上,与南方的桃花园相比另有意境。(资料图) 杨艳敏 摄“上至爷爷,下到子女,均以桃为生,优胜劣汰选择栽培品种,至今以适合当地生长的白凤桃为主要种植。”63岁桃农朱家旭表示,过去,鲜桃一上市,他就骑上自行车,成筐拉到市场批发给商贩,一筐顶多能卖十多元。谈及现在,他笑称“回头客预约订购、上门来收,1斤就卖过去1筐的钱”。
朱家旭家有6亩地,种着200多棵桃树,从修剪、喷药,到疏花疏果,历代桃农都在坚持传统栽植技术。“去年11月底开始,整个冬天都在修剪整枝。”他说,桃树栽植是“慢工出细活”。
眼下,他正着手准备打农药,祖辈都用古法熬制的石硫合剂,虽不及市面购买方便,但高效、低毒、低残留。朱家旭除了古法栽培的言传身教,还多次参加果树专家指导栽植技术的免费培训,针对桃树落叶、落果、枝干腐烂等现象,从“乱投医”到“对症下药”。
安宁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毛晨阳说,近年来,当地不仅为桃农集中培训种植技术,还建成4所固液分离回收利用型节能有机环保公厕,采用原生态培育方式,灌输特色有机肥料,滋养土地,助力保水、保肥、供肥能力升级,有机白凤桃的甜度、口感、色泽、果型均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提升了档次。
2019年,安宁堡栽植桃苗木1.7万余株,引进新优桃品种30个。在保证桃产量稳步提高的同时,该地还在历年白凤桃售卖的传统区域外,扩大电商销售平台,达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在安宁堡桃基地中,相比传统种植,温室大棚种植则更显“贵气”。连日来,桃农余树俊每天都要去自家大棚三四次,“不光上市提早1个月,零售价还高出普通桃每斤5元左右”。
大棚内,桃树枝繁叶茂,高2米有余,枝头已有幼桃形成。“棚里桃树5年生”,早上7点,余树俊准到大棚开始通风、调温度、测湿度,1亩地大棚种100多棵桃树,每根枝条,他都用手预估一拃长度,挨个抹芽、摘心、剪梢……“枝量不能太密,会影响通风透光”。(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