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否认“西霸”说 盼改编不改西游真善美本质

06.04.2016  11:40

猴戏不姓章(章为六小龄童本姓),我只是一个演孙悟空的普通演员,我怎么会是孙悟空的代言人呢?”3日,六小龄童在浙江杭州参加浙江昆剧团建团60周年纪念演出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并非一些人所说的“西霸”(《西游记》的霸),他只是希望大家对于《西游记》这样的世界级名着存敬畏之心,它所传达的是正能量、真善美,而非收视率和票房。

  今年是浙江昆剧团(以下简称“浙昆”)建团60周年,曾经是浙昆“秀字辈”武生的六小龄童,将演出4月3日折子戏专场的第一出戏《大圣归来》。

  3日一早,杭州春雨蒙蒙,一身红衣的六小龄童风尘仆仆,脖子上带着印有大嘴猴头像的围巾,赶来为今晚的演出提前排练。

  “浙昆是我的母团,回到自己家乡,我非常高兴。”六小龄童坦言,今年是猴年,他很忙,腰也扭伤了,但是母团60岁生日,“我无论如何都要来参加。

  “一个演员没有接受过像昆剧和戏曲艺术中猴戏的表演(练习),你几乎没有可能把这个角色(孙悟空)演活。”六小龄童表示,“我常开玩笑,要不服可以现场比一比,我的底气就在于戏曲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都来自于前辈老师的培育和我们努力的学习。

  但是六小龄童也注意到,昆曲等传统艺术很少受到现代年轻人的关注。“我认为原因不在孩子们。”六小龄童认为,昆曲的传承最重要的不止是走出去,还要真正让人了解、喜爱,并且做好昆曲的知识普及,而这些都得一步步来。

  “我不管在哪个学校问孩子们,有没有人喜欢戏曲艺术的,回答喜欢的只有三四个,但是在问及有没有看过我演的《西游记》时,他们回答都是异口同声说看过。”因此,六小龄童在演讲时,基本都会介绍称,《西游记》不仅仅是章式猴戏艺术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

  “独自登上去杭州的高铁,参加明晚在杭州剧院举行的母团:浙江昆剧团建团60周年的纪念演出,一转眼就30多年了……”虽然从事的是传统艺术,但是六小龄童的微博已经拥有了400多万粉丝,他时常在微博上工作日常和体会。

  “对新的形势,我们要有一些接受和沟通,要抓住年轻人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宣传更多的文化理念。”六小龄童坦言,现在的艺术领域有“高原”,但缺少“高峰”,经典的作品还是太少。

  《西游记》几十年来被数度翻拍,戏说与恶搞层出不穷,“西游”题材电影更是一度泛滥。

  “在艺术创作上要有自己的坚持,并保持一种自己的冷静,《西游记》的形式可以改,但意义不能变。”六小龄童说,《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名着,它不能成为言情小说。56岁的六小龄童即将拍摄中美合作的西游题材的电影,“我一定会把电影的《西游记》演好,让我们年轻人慢慢来接受传统文化艺术。

  “有人问我,你怎么一辈子在《西游记》里出不来了,我说我是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像孙悟空就是孙悟空、猪八戒就是猪八戒一样,做足了。”六小龄童说,他要做的就是,前半生传承猴戏艺术,后半生传承猴文化。(文/施佳秀 李晨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