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明:推动甘肃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01.04.2016  13:07

  中国兰州网4月1日消息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大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3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发起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北京成立,这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甘肃如何紧抓机遇,破解新能源消纳困局,推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

  甘肃地处中国西部,辖区内河西走廊新能源富集,是全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经过2008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全省新能源装机高达1862万千瓦,装机位居全国第三。随着新能源的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电网安全、调峰调频和电量消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们破解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持续推动新能源科学健康发展提振了信心。甘肃省具有新能源装机规模大、智能电网技术不断突破、交直流特高压电网即将形成等基础条件,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的特征高度契合,在甘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西部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大规模新能源集群控制、特高压电网超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等创新实践,大幅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将能够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实践积累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甘肃新能源发展概况

  甘肃省新能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根据《中国风能资源评估报告(2009年)》,全省有效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可装机容量约8200万千瓦;太阳能总辐射量为4800-6400兆焦/平方米,据保守估计,仅河西地区技术可开发量就高达1亿千瓦以上。

  甘肃新能源开发始于1997年,2008年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酒泉风电基地通过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并于2014年建成,2015年甘肃省又建成了金昌、酒泉、武威3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截至2015年底,甘肃省电源装机4643万千瓦,其中,风电1252万千瓦,光伏610万千瓦,新能源占全网装机比例超过40%,加上水电装机85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占全网装机比例高达58.5%。2015年,甘肃省风电最大发电出力411.9万千瓦,占全网用电负荷的35.1%;光伏最大发电出力275.1万千瓦,占全网用电负荷的23.3%。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新能源发电量648亿千瓦时,部分新能源电量在网内消纳,富余电量通过跨省跨区输送到东部地区,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00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2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4万吨,为国家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甘肃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并网消纳矛盾突出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电源装机年均增长率18.15%(其中新能源年均增长率62.87%),是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率的2.34倍,是统调最大负荷年均增长率的2.59倍。在新能源快速增长的同时,省内用电量增速放缓,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富余电力在甘肃乃至西北电网都难以消纳。已建成的西北至华中特高压外送通道在甘肃没有落点且分电比例较低,在建的特高压外送项目核准相对滞后,电网外送能力没有明显改善,加之有关新能源消纳政策缺失,新能源消纳问题日益严重,弃风弃光问题不断加剧。

  (2)调峰调频能力不足

  在中国政府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激励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甘肃新能源装机增速过快,开发规模远超当地承载能力,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严重不足。目前,仅新能源并网容量就高达省内统调最大负荷的1.37倍,系统调峰能力缺口约450万千瓦,甘肃电网调峰十分困难。

  (3)电网安全风险大

  在新能源发展初期,风电场建设标准较低,仅2011年,酒泉地区就发生风电机组脱网事故100多次。其中三次严重事故分别甩出风电出力84万千瓦、100.6万千瓦和153.5万千瓦,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酒泉地区新能源场站数量多,新能源占当地装机比例高达72%,发电出力间歇性、波动性大,运行控制难度大。河西地区位于电网末端,本地缺乏强电源支撑,无功电压控制十分困难。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攀升,电网安全运行的风险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