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夜等公交车不再“靠运气” 可查询实时到站
原标题:深夜等公交车 不再“靠运气”
“前天夜间,公交集团进行了夜班新线路开通运行前最后一次“实车实点”测试演练,服务于夜班线路的“公交e路通”应用软件也正式启用。
此前夜班公交车的到站、发车时间只在“常客”心中有数,明天23点20分开始发车的34条夜班线路将全部通过公交车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到站时间。目前,乘坐203路、210路两条既有夜班线路的乘客可以率先体验实时到站查询。”
夜班新线明天启用 前后经过十次测试
19日夜间,公交调度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各个工位前坐满了参与测试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23点20分,随着公交集团负责人的发车指令,34条夜班线路的65部首班车,从各个首末站准时发出。指挥中心大屏幕的夜班线网分布图上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个代表夜班车实时运行位置的图标。
从8月18日开始,公交集团此前已经组织开展了九次“全线、全员、全过程、全设备”的实车实点测试演练。此次演练是第十次演练,也是夜班车正式运营前的最后一次测试演练。其间,还专门设置了车辆故障、道路临时交通管制、其他硬件设备故障、驾驶员请假、签到、酒测异常等十种突发场景,来检验夜班线路的管理和突发情况应对。
等车可看到站时间
手机查询系统上线
前天23点左右,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东大桥路口北的公交站台看到,“智能化公交站台测试系统”的显示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夜6路距离东大桥路口北站还有6站,预计还有12分钟到达。12分钟后,夜6路准点抵达东大桥路口北站。
以前,只有熟悉夜班车的乘客才会在心中有一份时刻表,知道车辆到达某站大致的时间。不知情的乘客等夜班车只能靠运气,如果运气不好刚刚走了一辆夜班车,下一辆等上大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也是常事。乘客对时间间隔相对较长的夜班线路心中没谱。
22块新型电子站牌将在夜6路、夜8路、夜24路等夜班线路的东大桥、左家庄、西直门、幸福三村等站台率先上岗。未来,随着公交车卫星定位系统建设完成,新的乘客信息服务系统也将在日班线路推广应用。
现在除了站台上的显示屏,基于智能手机免费实时公交信息查询软件“公交e路通”也正式提前上线。通过本软件,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夜班线路、出行换乘、运营时间等静态服务信息,还可以查询公交车到站距离、到站站数、到站时间等动态信息。据了解,除了手机“公交e路通”软件外,公交集团官方微博、微信、网站平台,用于夜班线路动态信息查询的应用系统也将于22日夜班线路开通时同步上线。
手机查询准不准?
有误差但影响不大
公交集团乘客信息服务系统项目经理姜志伟介绍,e路通是基于公交车辆运行速度为算法的模型,还没有将实时路况和红绿灯等候时间录入在内。但经过多次测试,目前比较准确,也优于一般的商业软件。举例来说,查询具体一站的信息效果要优于5站地,5站地的信息要优于10站地。
“e路通具有学习功能,也就是说,最开始数据量较小,不可能完全准确,随着数据量的加大,实时查询的信息会更加准确。通过数据积累,3个月之后会和实际运行的情况更加匹配。”公交集团指挥中心主任曹炎补充说。
实际上,尽管夜班车的交通条件较好,但也会经常遇到多种情况。据统计,根据近两次全过程测试情况,34条夜班线路共计经过堵点25处,包括夜间道路施工、繁华路段、火车站周边、黑车聚集区等多种因素。所以,乘客不能要求夜班车像火车一样准点到达,但先后误差不会太大,早到的乘客按照时刻表几乎不可能错过夜班车。
北青报记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成功下载了e路通,安装成功后,点击进入“公交e路通”图标后,在屏幕左下方“实时公交”里可以查询想要找的线路。昨天凌晨1点35分,北青报记者输入203路夜班车,选择线路的走向为北京站东到北京站南方向,选择所在站点为珠市口南站,在屏幕上方清晰地显示出最近的公交车还有4站、5公里、11分钟能够到达的信息。
文/本报记者 刘珜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对话
夜班车“无人调度”如何运营
公交集团指挥中心曹炎介绍,与白班车不同,夜班车采用无人调度的方式运营,信息反馈也与白班车有诸多不同。
北青报:夜班车的“无人调度”是什么意思?
曹炎:与白班车有人调度不同,夜班车司机是通过场站的大屏幕信息发车。酒精测试也是通过机器进行。只有当司机有超过5分钟的早点或者晚点情况发生,才会有人工干预,和司机通话并询问原因。
北青报:如果出现堵车或者施工,夜班车司机如何反馈情况?
曹炎:司机操作界面上,有一个小键盘,可以通过定制短信的方式发送类似施工或者堵路的情况,将原因发送回后台。如果车辆出现问题,通过反馈,分公司会安排抢修车支援,也会在下方站安排车辆运营。
北青报:夜间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或者刑事案件,车内是否有报警装置?
曹炎:夜班车运营几十年来,较少发生刑事突发案件。目前,夜班车上安装了4个摄像头,摄像头可以看到司机、车厢和后门的情况。后台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到车内的具体情况,即使暂时没在监控,过后也可以追踪到录像。所以,车内暂时没有安装报警机制。文/本报记者 刘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