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会议在天水召开

24.07.2015  18:12

7月23日,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会议在天水召开。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保平、天水市副市长张建杰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回顾了我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及去年全省学生资助工作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2015年全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本息催收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表彰了2014学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颁发了奖牌与证书。各市(州)代表进行了座谈,有关市(州)分管局长作了交流发言。


张光明在讲话中指出,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方面要落实“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二是坚持部门配合,三是坚持合作共赢,四是坚持政策落地。他要求基层市县区资助中心务必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把政策宣传到位,把政策落在实处,把管理做到细处,把温暖送进人心。     


陈保平要求,各市州要将资助工作任务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扎实做好识别认定,进一步做好精准资助。在贷款管理上,要精准发放,精准跟踪、精准回收,普遍建立精准台账,逐步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又富有成效的精准资助工作机制,要保质保量完成好201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


张建杰表示要学习兄弟市州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全力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财政厅教育事业处负责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客户三处负责人、全省14个市(州)的教育局分管领导及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40多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2009年至2014年,全省共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2.92亿元,累计有100.74万人次受益。目前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100%覆盖了全省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


2015年,我省针对58个连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再按比例下达助学贷款指标。对这75个县(市、区)的新入学大学生,在做好精准贫困认定的基础上,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的标准,实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应贷全贷,由政府贴息。今年开始,我省将为甘肃省籍考入省属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供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