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集体血铅超标,不仅是环保问题

16.06.2014  12:46

   光明网评论员: 湖南衡东县大浦镇300多名儿童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村口生产电锌名为美仑化工厂的厂区内烟气弥漫,大量灰色烟尘从车间顶棚冒出,排污沟直接通往湘江。当地官员称,超标原因不能确定,嘴里咬铅笔“也可能超铅”。

  又见大浦镇与美仑化工厂,如果之前稍稍关注过湖南毒大米事件的公众或许对之并不陌生。在那起事件的媒体报道中,曾有这样的表述:涉事的衡东县东洋米厂,其所在的衡东大浦镇,小小的镇子即聚集了美仑化工、创大、金宇等10多家工矿企业,部分企业经常趁夜排污。如今来看,尽管当地相关部门依然极力否认,也尚未有具体的检测表明,当地儿童的血铅中毒与化工厂的污染排放直接有关,但仅从常识和经验判断,这未尝不是对毒大米事件以来当地被曝光的“污染疑云”的又一例证。

  毒大米事件的后续调查不了了之,伤害也从未真正远去。同一个镇上出现300多个儿童的血铅超标案例,如此大规模与集中性的伤害暴露,无疑难以被当成是一种意外事件。当地官员的“咬铅笔也可能超铅”的说法,到底有几分可信度,恐怕不值得一驳。背后所凸显的行政冷漠与推责之心,倒是昭然若揭。

  更需得以正视的是,从整个事件目前的进展以及当地官方的态度来看,这样的大规模儿童铅中毒事件,已非简单的环保问题。当地环保部门宣称化工厂的排污合格,并极力淡化儿童铅中毒与化工厂污染的关联,仿佛只要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与环保议题成功切割,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淡然视之,撇清自身的责任。

  但从现代政府的责任来看,这无异于是自欺欺人的权力冷漠。无论如何,其治下的小镇出现如此之多儿童铅中毒,即便当地根本没有化工厂污染,相关部门也都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置之事外。儿童铅中毒的原因如何?铅到底来自于哪?当地政府都有责任去调查并追根溯源,让受到伤害的儿童不再生活于不确定的恐慌与伤害之中,并在政策上对于这样的儿童尽可能予以救济。退一步讲,即便现在的涉事化工厂已经排放合格,也并不能代表过去不存在问题。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治理原则,如果确系外部污染所致,那么,当地的涉事企业与环保部门都难逃责任的承担。

  比工厂违规排放更令人心惊的是,面对如此大规模与集中性的儿童铅中毒,当地相关部门竟没有引起任何重视。即便在媒体的曝光与质疑之下,仍将之轻描淡写为“儿童咬铅笔也可以致铅中毒”,其中不见丝毫的问题与反思意识,与其说是一种麻木,不如说是为政伦理的继续沦陷。

  在这家化工厂的官方网站上,美仑自称为衡东县骨干企业,可见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地位不一般。从此也更可以理解,为何在连番的环保事件中,它依然得以正常生产并获得官方持续的背书。也由此可见,这样的集中性伤害,早已超出了环保议题的范畴,也绝非是当地的环保部门所能够全部解释与担责,而更指向了当地在平衡“环保与发展”关系上的深度迷失。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血铅超标,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环境污染。大浦镇那三百多儿童身体之内的超标铅,到底来自何处,他们受到伤害的幼小生命与家庭,又将何去何从?对于化工厂违规排放的质疑又何以纾解?这并非简单的环保之问,因为当中毒儿童的家人无奈说出“化工厂不搬,我们就搬”时,言语间所流露的已不仅仅是一种无奈与绝望,更是人心背离的现实注脚。如何挽救流失的人心与公信,当地部门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