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城遗址 赓续灿烂文明
夏日,漫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流水潺潺、鹿鸣呦呦。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明确指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杭州市深入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不断擦亮良渚古城遗址这张“文化金名片”。
保护好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河流、城墙、祭坛、宫殿、墓葬、玉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丰富的遗址和文物,见证着5000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
“每年有上百万游客到访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底蕴,感受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
本世纪初,良渚遗址则是另一番景象——山石裸露,满目疮痍,茫茫荒野上,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
保护好良渚遗址,让良渚回归宁静,青山从此还绿。严重影响良渚遗址的石矿场被关停,取而代之的是对遗址更精准的保护、发掘和研究。设立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实行“城市发展反哺遗产保护机制”、将良渚遗址区外城市开发所得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遗址保护……余杭区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针对土遗址可能出现的开裂、坍塌、微生物病害、表面粉化等情况,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与浙江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高校院所合作,持续开展多学科研究,实施土遗址保护工程。“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良渚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孙海波说。
除了古城和水坝等重点遗址区域外,良渚遗址保护范围还涉及24个村(社区)。良渚街道港南村是距离良渚遗址城址区最近的村庄之一。“村民建房之前,必须经过省文物部门前置审批。”港南村党委书记康宏果说,“作为这方水土上的居民,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保护它、爱护它。”
讲好良渚故事,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示区,探坑内静躺着的6根“良渚木作”,皆为利用数字模型1∶1精准复原而成,无论是摆放位置还是视觉外形,几乎和发掘时的原件一模一样。
为更好保护遗址,良渚古城在发掘后进行了回填保护。“看不到真实的遗址面貌,普通人很难凭空想象5000年前良渚古城的宏伟。”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晓萍介绍,良渚古城遗址采取“现场+场馆”结合的展示体系,运用绿植标识、考古模拟展示、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场景再现等手段,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
目前,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实现5G全覆盖,2020年开放的数智体验馆推出“神王之国”3D宣传片、“人水家园”50米数字长卷、“本色良渚”实景VR影像,基于5G技术的实时8K高清直播,以及“AI数字人”、5G+VR和5G+AR等人机交互应用。
丰富的数字化手段,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走进良渚古城遗址数智体验馆,50米长的数字长卷“人水家园”生动再现“洲渚伐木”“阡陌稻香”等古代良渚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借助5G、VR、AR等科技手段,人们不仅能亲眼看到良渚先民的生活场景,还可以“重回”5000年前,与先民们一起狩猎捕鱼、参与祭祀。
良渚博物院还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采用黄铜镂空镀金工艺的良渚文化书签套装,精致还原了良渚时期的神徽、鸟纹等典型纹样;良渚遗址考古中发现的各种“简笔画”刻画符号,而今跃然“伞”上;以良渚先民为原型的盲盒玩偶、以出土玉器为创作灵感的首饰配件等,受到游客喜爱。
“良渚遗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创意,将历史文化素材和现实艺术不断融合,讲好良渚故事,让世界遗产‘活’起来。”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说。
实现遗址保护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双赢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瓶窑古镇、安溪古镇、“余杭纸伞”非遗项目……良渚文化大走廊沿线,一个个文化地标被点亮。
2022年底,余杭区提出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今年2月,这一设想被写入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这条位于余杭北部、横跨东西的文化廊道,将5000年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的运河文化、1000多年的径山文化、苕溪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等串珠成链。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投入、公共服务配套提升等,不仅能优化城市界面、让区域发展更加‘有血有肉’,也将有效带动沿线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余杭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今年6月底,位于余杭区瓶窑镇的羊山公园全面完工。这座城市公园建设用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严格遵守《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建设而成,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成为广大居民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又一城市“绿肺”。
抓住良渚遗址保护和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的机遇,当地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人气高涨。作为毗邻古城的乡村,港南村顺势发展起乡村旅游。2020年5月,手划船项目在港南村正式上线,给村里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村民收入因之增加。“我们正在思考结合遗址保护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康宏果说。
“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保护第一’原则,推动修编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出版相关学术著作,让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散发更加独特的魅力。”余杭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责编:周婉婷、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