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监控供热系统---我市供热已进入“临战”状态
每天早上7时,胡万军便从家里出发到红山万和城供热站。作为该站的负责人,他每天都要对设备进行例行检查,仔细查看水温表和压力表。“我们现在的重点是检修,也就是说,只要供热设备运行正常,住户的室温达标就有了保障。”胡万军说。每年10月下旬,供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供热行业的职工们开始进入“临战”状态。
兰州热力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志源对记者说,燃料储备已经就绪,所有的锅炉房也检修完毕,并开始注水。后续的工作是与电厂配合,便可正式进入供热阶段。记者了解到,热力总公司前两日已开始暖管,其实,暖管也就意味着供暖,但未必达标。他说,在今年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人员安全培训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同步进行。应急响应队伍已经全面到位,相应的设备物资也已经到位,可随时进入冬季应急抢修之中。
为确保今年供暖安全、稳定,今年我市的供热工作会较往年要早。因为对供热部门来说,要保证5个月的供暖期安全稳定,前期准备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会议结束后,从市建设局到热管办围绕安全隐患,围绕改进服务,围绕基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供热工作会还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日常的运行安排以外,还突出了安全培训,也就是对设备运行、有限空间作业以及安全法规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普及,其目的是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并可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提前部署,也就意味着供热行业的一线职工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
市热力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延瑾对记者说,总体来看,我市3大热网在10月28日以后就开始逐步升温,进入供暖状态。他说,以往市民投诉最多的就是供热不达标,或是没有供暖,产生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管网老化。据了解,目前共有5千多公里的供热管网,其中有3千多公里的管网已经运行了二三十年以上,隐患重重。根据相关规划,我市自2015年便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今年的25个管网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且开始注水。市热管办要求施工人员留守现场,以防在注水或今后的升温过程中出现泄漏时及时处理。此外,在今年的改造过程中,我市还试验性采用了PEI新型管道,这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管道耐高温且寿命长,希望它在使用中能达到预期。
陈延瑾介绍说,今年我市还对一些小区的管网进行了改造,截至目前,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及西固区的35项工程基本完成,均能保证安全供暖。在未供暖建筑设施改造方面,前两年我市已进行了集中改造,完成100多万平方米。今年我市通过对4个区的排摸,对尚存的1.58万平方米的住房进行了改造,这项工程已在10月中旬全面完工。让市民可以放心的是,我市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招收了9家抢修单位,要求对方在接到建设管理部门的指令后,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快抢修。
采访时,众多供热站负责人表示,他们有信心兑现承诺,11月1日零时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