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氛围助力传统文化教育
10月21日,市政协副主席魏职勤率部分政协委员,就《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提案》进行调研。调研组建议,全市教育系统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大力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为其日后成才以及社会进步奠定基础。(相关报道见10月22日《兰州日报》二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不管经过多久,其精华永远处在时代的最前沿,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今天的中小学生而言,它们的意义仍然极其深远。不断加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有德之人的根本立足点,更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对中小学生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极需耐心和韧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统文化的浸润需要从教学指导纲要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成绩评估等各方面进行升级完善,更需要老师、家长、学校及整个社会为之担当。
从目前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比重并不低,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内容大约占课文总量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可为何大多传统文化的形与义在匆匆走了过场之后鲜有留下任何轨迹?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教与学都没有“走心”。在具体的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多以应试为导向,偏重知识点灌输,对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缺乏发自内心的深入引导,从而产生文化与现实脱节的必然后果。因此,真正用心引导,让孩子们从内心自觉认同并感受到,才是成功的传统文化教育。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许多老师、家长认为,学习唐诗宋词、经典古文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多年来形成的教育功利化、应试化倾向是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更多的家长只关心孩子‘语数外’的成绩,对于涉及道德品质、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信息基本视而不见。小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若如此被忽略,那此类教育真正是内外都失了机会。因此,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立体性的需求,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要不断着力加强市民文化自觉和文化坚守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