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会宁:找痛点 抓本质 “一户一策”精准到户

17.04.2018  02:54

会宁县通过制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帮扶政策,将一对一的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在走村回访中,一步步修整帮扶计划,抓本质,找痛点,让农户脱贫真正有的放矢,精准到户。

会宁西北面的汉岔镇双庙村,干旱缺水,环山的蜿蜒道路上,分布着零星的民居和稀少的耕地。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业让这里的农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家住山顶的杨成感受尤其明显。2011年,因为妻子得病无法下地干活,家里丧失了一半的劳动力。他靠着外出务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2014年,上了年纪的他回到家乡,养起了羊,从一只、两只,再到五只,十只,规模逐渐扩大。

会宁县汉岔镇双庙村村民 杨成:(原来)收入不多,收入5、6千块,有一年7、8千块,吃的靠自己种着呢。

2017年,政府出台政策,对家里养羊超过20只的农户给予每年2500元,持续四年的补贴。对于深度贫困的杨成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又养了10只,存栏数量很快达到20只。

会宁县汉岔镇双庙村村民 杨成:今年20只羊,收入预计1万过些。乡政府说再建一个羊圈,帮助十只母羊。信心还很大。

针对他的致贫原因和具体情况,白银公司和村干部帮扶小分队还为他量身制定了脱贫计划。

咱们帮扶措施上是2020年保证基础母羊25只,这个还不太精细,咱们改一下。您的年收入预计40只*460,就是18400元。

像杨成这样的贫困户,在汉岔镇双庙村还有很多。针对不同致贫原因,会宁县上提出“1+N”的产业增收模式,并提供技术、资金和医疗保险等帮扶政策。这次帮扶队的回访,就是针对制定的计划来查验效果,及时修正帮扶计划。经过四年的努力,汉岔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3年底的2453户,10460人,下降到896户4001人,贫困面从51.03%下降到19.52%。

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副主任 驻汉岔镇双庙村帮扶队队长   葛晓辉:我们县上制定的“一户一策”精准脱贫,优势就在于帮扶措施这一项是严格按照贫困户的需求制定,帮助农户制定了2018年到2020年的帮扶措施。而在这其中体现的就是精准算出每一年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收入。我们下一步就是怎样靠实帮扶措施,确保我们的贫困户脱贫。

为了让农户更好地掌握帮扶政策,会宁县还将帮扶目标编成顺口溜,分发给每位农户。截止2017年底,会宁县的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6.99万人,下降到6.37万人,贫困面为12.41%。

会宁县扶贫办副主任 李学峰:今后三年,我们紧盯肉牛、肉羊、蔬菜种植三大产业,抓好到户政策的扶持力度。通过这些政策的扶持,来推动“一户一策”产业达标全覆盖。2018年计划再减贫2.5万人,确保每一户贫困户有稳定增收的产业,能够稳定脱贫。

记者:苏磊,马丽,白银台,居尚

甘肃台报道。

编辑:钟姊姣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