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会后抓落实①:贫困大学生 就业能定制
中国兰州网3月21日消息 两会结束日,行动开始时。
“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做好企业下岗职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今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领域的新提法、新任务,看点十足。
本版今起推出“会后抓落实”系列报道,展望民生政策的落实路径。
3月20日的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比平常热闹许多。在门口排成长队的大学生,都是来参加重庆市属国企帮扶贫困大学生就业专场双选活动的。为扶助数十所高校的7000多名贫困毕业生,150家国企此次针对性地提供了3000多个岗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毕业生、企业、政府都在如何努力?他们又都抱有怎样的想法?这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释放出了一些信号。
“优先录用贫困家庭大学生”
早上6点,重庆邮电大学大四学生唐春林就起床了。
9点准时入场,唐春林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挤来挤去。1个小时过去了,他并没有急着投出简历。
“人太多了,先看看吧。”唐春林靠在二楼的栏杆上,指着楼下一家企业说,“我想试试这个市场营销岗。”
“我们班40多个人,七成以上都找到工作了。我去年10月才开始找工作,准备得晚了。”唐春林有点懊恼地说。
比唐春林更晚行动的,还有去年11月才开始找工作的胡敏和白瑕。她们是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的应届毕业生,都来自零就业家庭。
“找工作完全靠自己,家里帮不上忙。刚开始很茫然,压力也挺大。”胡敏有点发愁,“虽然学校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但是会计岗位都要求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基本没戏。”
“不一定非得专业对口,行政或者前台的工作也都可以。”白瑕给自己的职业定位已有所调整。她专门穿了正装、化了淡妆,希望能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赖炳蓉,就业虽不久,这次却带着14名学生来参加双选。“我们的学前教育很有名气,这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都相当不错。”赖炳蓉介绍说。
当天,双选活动有8500多名高校毕业生参与,其中7500余人来自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农村建卡贫困户家庭,或是残疾大学生,占总人数的88.2%。
“坚持人才供需双向选择,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贫困家庭大学生。”重庆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专业对口的工作,许多毕业生都觉得不好找;专业对口的毕业生,重庆建工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雪峰也觉得不好招。
“这次我们带来了250个岗位,其中30%的岗位,专科毕业即可申请。”杨雪峰介绍说,“但是我们基本都是一线岗位,希望招到一些专业对口、能吃苦、留得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