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代奖也有尴尬

15.12.2014  14:28

草原曼巴》剧照

    “不是我们的戏《草原曼巴》没有获奖,而是本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没有搞评奖活动,全国31台参演的剧目都没评奖。这次是以评代奖,场场都评论。我们的演职人员都尽心了,卖力了,我们参加了全国性的演出活动,宣传了甘肃,无怨无悔。我们从天津回到兰州照常在黄河剧场做了汇报演出……”甘肃省京剧院院长马勇如是说。

    尽管,兰州观众很熟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裴艳玲们都讲了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没有评奖的道理,尽管马勇院长的回话说的如此完满而滴水不漏,但一个从1995年开展起来的全国大型节庆活动今年首次取消了评奖,不能不在演艺圈子里引起一些猜想与尴尬。今年与之错前错后举办的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中国歌剧节不都评奖了吗,为什么作为国剧的京剧节却不评奖了呢?

    原因似乎无需多问。旨在繁荣创作的评奖措施自开展以来也确实逐渐引发了不少的指责,有的地方“奖评烂了”,缺乏权威性、公正性,有的地方“排排座,吃果果”,只要能参加者都能抱上奖状回来,有的地方“戏外戏多了”,潜在地刮不正之风,也有专门为了评奖而浪费财力人力的。但也不能否认,正是全国乃至各地各层面节庆的评奖活动促使着我国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赛场与市场都在考验着我们剧作与艺术表演的质量。而从各地专业院团来说,获得高层的奖励项目就直接能与业绩甚或与某些人的政绩挂上了勾,与编导演等主创人员及从业者的职称、工资、奖金甚或社会地位都有了诸多关联;正是这些实际内容的存在,没有一个艺术表演团体不情愿参加节庆赛事评奖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负面影响,曾有人如此评说评奖:“金奖银奖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好!”话虽有理,但老百姓的口碑好而无一纸奖状在手,向人事部门报职称又管什么用啊,“以评代奖”固然对创作和人才培养大有益处,但又有谁会按评论的记录重奖你呀,这不尴尬吗?

    今年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依然秉承“京剧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的宗旨,突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京剧繁荣发展”的主题,内容丰富、精彩不断。其间创新了办节工作机制,“以评代奖”,加强文艺评论,邀请权威专家采取“一剧一评”的方式,对所有参演剧目一一评论,受到业界内外的一致好评。做到这一步,的确需要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来消除延袭多年评奖所产生的弊端,但这种硬手段是否会在其他节庆赛事活动(如“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荷花奖等评奖)中产生相应的作法呢?这真不好说。评不评奖,还是搞不搞“以评代奖”的“一刀切”,这会在多大的范围、多长时间内出现踌躇不决之状,你说尴尬不尴尬?

    在我看来,京剧节首次取消评奖不见得全国其他节庆活动也会取消评奖。但今年的京剧节的确带了个好头,至少让人们在尴尬中再做反思,这样必然会进一步真正地升华业内人士的心灵境界,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钻研业务、提升艺术造诣上去,真正持续有效地推动文艺创作的大繁荣大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对艺界功成名就的专家来讲,他们中的一些人士现在往往处在给谁评奖的位置上,他们也曾是从被评奖的历练中走过的,所以切身感触到评奖的一些弊端。他们支持“以评代奖”很有道理,他们往往在推心置腹讲真话的过程中传递着正能量;但我们还需要看到那些至今坚守在戏剧行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在当下的运行机制上还是需要奖项来证明自己的才能的,明摆着,你没有“硬杠杠”、“硬条件”就晋升不了,没个“名号”也就会少了名气。不评奖也无益于他们的成长。还应当看到,对评奖的是非议论时日已久,而且还会延续下去。评奖中国有,外国也有。奖评得好不好,评奖利大于弊还是相反,都在评奖人和被评奖人的观念、情操和策略、心态上,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过去的评奖活动,既要“以评代奖”收获真知,净化自己的精神领域,也要对实际问题不可回避,坚持与时俱进的正确举措,创出新路子新机制来,这样会更客观一些,少一些尴尬与无奈。

    但不论评奖活动今后究竟会怎样变化下去,有一条原则坚决不可丢弃,那就是艺术永远不能背离大多数的基本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