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交流互利共赢 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外宾访谈
??? 深化交流 增进了解 务实合作 互利共赢
7月6日上午,出席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的代表合影留念。本报记者 高樯
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作用重要——访塔吉克斯坦前议长、塔对外友协主席海鲁罗耶夫·赛杜罗
本报记者 朱婕
“甘肃人民热情善良”“城市空气质量很好”……7月5日,前来我省参加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的塔吉克斯坦前议长、塔对外友协主席海鲁罗耶夫·赛杜罗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甘肃的美丽与甘肃人民的好客。他说,“我不止一次来到中国,但到甘肃还是第一次,我对甘肃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塔吉克斯坦是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山区国家,自古以来就和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相连。海鲁罗耶夫·赛杜罗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后,塔吉克斯坦对这一构想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构想符合沿线各国的利益,对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合作一体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将加快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进程。”海鲁罗耶夫·赛杜罗表示“此次来参加对话会,就是探讨如何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希望通过这次对话,能有效推动中国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海鲁罗耶夫·赛杜罗很看好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区位优势。他说,甘肃地理位置独特,正处于超速发展阶段,相信通过更为广泛的务实合作,能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和繁荣发展。甘肃有丰富的资源,经济、文化、农业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非常乐意看到与甘肃的合作前景。
海鲁罗耶夫·赛杜罗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和对话会,促进甘肃企业与塔吉克斯坦在农业、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促进地区互利共赢——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梅津采夫在兰州谈合作发展
本报记者李峰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梅津采夫7月6日、7日在兰州出席了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这位俄罗斯政治人物曾担任俄罗斯联邦伊尔库茨克州州长,对经济发展与合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兰州期间,梅津采夫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根据录音翻译文本整理如下。
记者:你对甘肃举办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有什么看法和印象?
梅津采夫:中亚国家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这次他们都派了代表参加在甘肃省举行的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表现了积极合作的态度。这个对话会,为各方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设想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也愿意将这次对话会上探讨的主题与各成员国分享。这一次的活动规模广泛,组织能力强,体现了中方一贯的热情好客。我感谢中国政协陈元先生作的报告,同时我也看到了这一地区高度的互信水平,和推动经济合作的愿望。
记者:你认为上合组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会发挥什么作用?
梅津采夫:上海合作组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高度重视,认为这一构想规模大、前景好,能够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邀请各国参与,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今年5月23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1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与会者探讨了经济协作等问题,当时参会的中方人士也表明了加强相互协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中方立场。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我们认为需要探讨成员国各方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需要保障各方利益共赢,需要考虑各国的国情和可能的参与程度。可以理解的是,这一构想十分宏大,所以需要时间,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加以落实。这次在甘肃省举行的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也是以这一构想作为中心议题,宗旨是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我相信专家学者们在上合组织的框架内,筹备明年第10届上合论坛时,以及落实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纲要的过程中,将会深入地探讨这一主题,促进地区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
互派留学生增强友好合作——访摩尔多瓦基希纳乌市副市长尼斯特·格罗扎吾
本报记者朱宇鲲
这次兰洽会上,尼斯特·格罗扎吾副市长携当地酒商,带来了数十种红酒产品,也正是这些闪耀着暗红色光芒的葡萄酒,架起了摩尔多瓦基希纳乌市和甘肃交往的桥梁。
通过观摩甘肃各地的展馆,细心的尼斯特·格罗扎吾发现,兰州高原夏菜,定西马铃薯,河西有机小米……这次兰洽会展示的农产品中,分别打出了独具特色的“绿色”牌。尼斯特·格罗扎吾说,基希纳乌市的农产品也很丰富,希望将来可以在农业领域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实现互利共赢。
尼斯特·格罗扎吾说,将来,两座友好城市还要在教育方面进行交流和了解。目前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的艾琳,是来自摩尔多瓦的留学生。尼斯特·格罗扎吾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甘肃年轻人赴摩尔多瓦留学,扩大两座友好城市的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互派留学生合作。
尼斯特·格罗扎吾表示,通过这次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不仅加强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间的交流合作,还让其他国家了解了丝绸之路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