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太昊宫今年完成修缮

30.01.2015  04:21

    兰州晚报讯(记者高宏梅)1月29日上午,记者从全省文物局长工作会议上获悉,作为文物大省,在经过漫长的积累和挖掘后,2015年我省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上将再次发力,一批“乡村记忆”博物馆、敦煌、张掖博物馆聚落等工程的打造将全面实施,更值得期待的是,重点推进启动实施的甘肃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将把文物复活、让文物“说话”的工作落到实处,让文化传承在甘肃焕发出新的活力。

    博物馆数量是免费开放前的2.4倍

    2014年,我省的文物保护和建议方面的成果可圈可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计完成了27793个国有单位收藏文物普查工作、明确了普查范围。在此基础上查明了全省文物系统国有单位收藏文物600318件(套),非文物系统国有单位收藏文物或疑似文物94956件;完成了全省非文物系统国有单位收藏文物或疑似文物认定工作,共认定文物26069件(套);全省共采集登录文物信息数据155767条,采集登录的数据量位居全国第三。

    此外,我省的博物馆资源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已得到了积极发挥和显著提升,以未成年人教育为抓手成功打造出了全新的服务品牌。记者还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已增至201个,是免费开放前的2.4倍,成为全国博物馆大省之一,在积极探索支持民办博物馆发展新途径中成效显著,全省批准成立的民办博物馆增至20个,推动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取得了初步成效。

    7处文化遗产走入世界遗产行列

    2014年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初见成效之年,省文物局牵头实施的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两大板块进展顺利并实现了重大突破。其中,历时8年的丝绸之路申遗圆满收官,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省世界文化遗产地增至7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为重点和亮点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莫高窟游客承载量和展示利用水平;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的文物本体保护与遗产监测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全省长城保护规划编织工作正式启动。

    令人骄傲的是,全省文物系统特别是以敦煌研究院为龙头的省直文博单位,承担并开展了40余项国家及省级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任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继续在相关领域发挥科研平台和示范引领作用。敦煌壁画还在香港进行了展览,得到了一致好评。

    年内建成各类博物馆130个

    古建筑保护近年来的重视程度不断在加大,五泉山、白塔山等被多次修复,今年保护措施已经列入日程。今年将完成兰州五泉山太昊宫修缮等文物保护工程,启动实施海藏寺等第七批国保单位保护维修工程,兰州白塔山白塔等省级文保单位维修工程也要在今年完成。

    作为一项大的项目,今年我省重点启动实施的甘肃文物遗产“历史再现”工程非常值得期待,一是要正式发布“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LOGO标识,为一批新设立的博物馆挂牌;二是组织各市州制定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工程实施;三是将全力推进博物馆、民办博物馆、“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重点打造敦煌和张掖两市的博物馆聚落,年内建成各类博物馆130个,使全省博物馆总数增至350个。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全方位打造甘肃省文物复活的目标,让甘肃的历史积淀逐渐清晰。古村落不仅要保留而且要向“丽江古镇”、“凤凰古镇”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利用文化中心等设施建设集体性质的“乡村记忆”博物馆,收集村民实用过的老旧物件,用集中陈列的方式展示其生活生产、民风民俗、乡村变迁等各方面内容,使其成为承载村民生活历史并进行追远怀旧、文化传承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