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幽幽说董桥
如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有钱的人不读书,读书的人没有钱”。当然,这句话也许有些偏颇,因为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成功人士也酷爱读书学习。但是书价却呈现出水涨船高之势,现在已很难买到十元以下的书了,故常在书店看到有人一边翻着书一边说:“现在书太贵了,真是买不起了。”
在我的买书“生涯”中,最贵的一本书当为前年在网上购买的《董桥七十》,单本价为500元。试想300余页的一本书,几乎等同于一页就要一元多钱,售价之高实在令人咋舌。但笔者之所以要买,也许应了商家的噱头,因为这本书被称之为封面小牛皮精装,又有作者签名。其实我读书素无讲究,并不是一定非精装本不读。这本书若非真皮封面、非签名,则只需五、六十元即可收入囊中。那么,这样一来,笔者花高出十倍的价钱买到这本书,无非是冲着“作者签名”而来。
作者董桥为香港作家,作家柳苏曾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读书》杂志上刊发了一篇《你一定要看董桥》,这仿佛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从此荡漾起涟漪不断。此后,又有人写下了《你不一定要看董桥》、《你一定要少读董桥》、《看不懂的董桥》等文章。我也曾逢场竿木地写了一篇《你还是要看董桥》。
董桥可谓学贯中西,读他的书,有时星星点点的英文单词点缀在页面上,像夜晚的星星一样悬挂在天空,因为不认识,只能是你看着它,它看着你。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时对于别人名字的称呼极为讲究。一般都是敬称别人“字”而少称其“名”。如果套用一句“书如其人”来品评董桥,那么从字里行间可感到董桥是一位谦谦君子。因为书中涉及到的一些名人,董桥总是以“字”谦敬地称之,避免了直呼其名的冒失。
董桥年轻时有过漂洋过海远赴英伦求学的经历,所以他有英国绅士般的风度与文雅。曾见过董桥的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在《这一代的精致》中对董桥有这样的描述:“……他还是约我们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到文华酒店喝咖啡。他穿一件洁白的立领衬衫,外罩一件藏蓝色毛背心,说话从容不迫……”同时,董桥深深挚爱着中国传统文化,他曾自诩为一个文化遗老。因此有人称他的文字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
董桥在文字中,把玩古董、吟味书画,所以透过书页似乎可感到扑面而来的缕缕文化的幽香。他的文章多涉及书画古董和中国传统艺术,以及文坛轶事和儒林掌故。他的一本本书,仅从书名似乎就可嗅到文化的芬芳,如《今朝风日好》、《绝色》、《青玉案》、《景泰蓝之夜》、《橄榄香》、《一纸平安》、《旧日红》等……也许正因为董桥的文字太过于精致,赏风月、品书香,有人说,董桥的文字充满了小资情调。当然小资情调更多是一种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张扬着一种生活艺术的品评和鉴赏。
读董桥的书,似乎更感到他是在为读者烹调一桌色、香、味俱佳的文化大餐。所有的食材都很鲜活,他精工细制,每一道菜都是那样考究。并配有西洋的红酒,以及中国传统的豆腐乳以佐餐。食不厌精。当然,菜好,盛菜的器皿也要好,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有人说,现如今很难买到董桥作品的简装本。此言不妄,的确董桥除过早期的作品外,现在所出的作品大都是精装本,而且对书籍的封面设计、版本装饰、纸张材质都是那样的讲究。这也许正应了别人所说的,豪华的宴席一定要用精制、典雅的盘、碗来盛饭菜一样。
写书法,历来讲究书写者的人品。秦桧、蔡京之流的字再好,也多以册页、手卷的形式流传下来,而从没有人能够悬挂在大雅之堂,也就是说,人们只是在私下里研究他们的书法。当然,作为一名作家,人品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一些理念、观点要通过文字传介给广大读者。
作家黄裳临解放前托靳以向沈从文的小妻妹张充和索要一幅书法。可是张充和却和洋丈夫远赴美国,他们这一走就是30多年的隔海相望。但张充和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直到上世纪80年代,诗人卞芝琳赴美讲学,张充和写了一幅《归去来辞》托卞芝琳带回国转交给黄裳。可是后来黄裳因老妻生病,竟将这幅来之不易的书法给卖掉了。在一个拍卖会上,董桥买下了这件作品,又璧还给黄裳。为此黄裳也深受感动,写下了《宿诺》和《答董桥》两篇文章。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深受感动,这也许就是我花500元而买一本《董桥七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