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输送更多优秀精神产品

19.03.2017  21:46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9项年度重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邓之湄)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精神产品。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年来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为实践载体,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国际外交战略、中华文化和人文基础学科领域,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推出了一批极具现实性、公信度和影响力的创新性理论观点和决策研究成果。

  400余部专著,4000余篇论文,近200部研究报告,百余种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这是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全体学人斩获的成绩。2015年12月25、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向社会集中发布了从中遴选出的29项“创新工程2015年度重大成果”。

   基础研究:巩固理论阵地 筑高学术殿堂

  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始终坚持的首要目标。此次发布的成果中,《中国社会科学》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推出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该文从理论基石、政治主题、伟大宣言、行动纲领、科学判断、基本原则、执政理念、发展理念、治国方略、重要观念、对外战略、军事思想十二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所包含的基本理论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十年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些旗帜鲜明的批判文章在理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共振。《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6卷)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研究实践的多卷本学术著作。

  史学是基础研究的重镇。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史》(8卷)突破以往抗战史以战争为主的叙述方式,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全貌,并特设一卷论述社会关注的战后中日关系。《国家记忆:海外稀见抗战影像集》(6册)精挑细选了1800多张海外稀见图像,不少照片为日本军方曾企图掩盖的战争罪行“铁证”。

  英文版的《中美关系史(1784—2013)》对230年中美关系发展脉络和趋势进行了简明全面系统的梳理,得到多位美国著名外交史学家、汉学家的积极评价。《世界佛教通史》(14卷15册)八年磨一剑,“磨”出迄今第一部佛教世界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电视台历时六年合作完成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全部由史学家撰写脚本,制作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被誉为全景式展示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清朝历史的“史诗性大片”。其在2013年仅短暂试播,便引来网友纷纷点赞,还有网友表示:“错过了直播好遗憾,但还要坚持观影笔记的整理。”

  作为中国史前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以212万字、501幅线图、1800张照片……将陶寺遗址的发掘成果公之于世,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具有独特价值。《论语还原》绘出一幅孔子及其时代的生命年轮和文化地图,开创了以“碎片缀合”和“年代迭压分析”为核心方法的诸子研究新理路。

  《中国社会科学年鉴》(15册)所属的“学术年鉴”系列,以学科为基点,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学术发展的脉络,成为许多学术工作者掌握学术大事的案头必备书。

  《语音与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则是创新工程“语言研究所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一期项目成果。该实验室不仅荣获十多项国内外奖项,还以科研服务社会,将成果运用于儿童语言障碍治疗等重要应用领域。

    智库研究:献力国家改革发展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中央关于智库发展的最新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目前已构筑起院级、所级、专业化智库三个层次的智库建设格局。此次发布的29项成果中,就有18项为智库研究成果。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7卷)深入研究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

  为献策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社会科学院汇聚多位学者智慧,形成《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20多个重大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亟须理论支持。为合理测算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探索了一套测算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结构的方法,其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所有制结构已处于一个较为适度的状态,下一步改革应在优化公有制经济布局上发力。为应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杠杆调整与风险管理》对我国多部门以及国家和主权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潜在风险及化解之策。

  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10多个研究院所,分赴14个市县实地调研,形成《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研究报告》。《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则对我国近300个城市的相关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调整我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和城市体系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18册)详尽呈现了21世纪初以来民族地区五大文明建设的成就、经验及挑战,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深入研究。《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5)》聚焦“建设”主题,总结分析了2015年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部署、新进展和新成效。

  《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与《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分别总结了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及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对2016年相关形势做出分析与预测。

   智库评价: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

  由于目前世界尚未有普遍公认、公正合理的智库评价体系,《全球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和《全球智库评价报告》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对于这个“首份由中国研究机构对全球智库发展情况做出的评价与排名”,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研究员艾沛思表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智库发展正在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现在全球都在期待亚洲地区的智库为本地区发展建言献策。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评价中心制作、公布了这样一个智库排名,指出哪些研究机构有着特殊的影响力,这是非常有益的工作。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亚琴认为,这是我国智库评价体系研究的一个积极探索和创新,架构系统很好,在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方面都丰富了现有评价体系,更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有中央主流媒体评价其“对于智库建设有重要意义”,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进步与成绩值得鼓励。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还通过内部信息渠道,报送了一批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与采纳。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