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铭记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27.08.2014  02:37

    8月26日是兰州解放65周年纪念日。65年前,42万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西北重镇兰州发起了总攻。最终,8700位解放军战士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取了兰州的新生,翻开了这座城市历史的新篇章。

    时光流逝了65年。8月26日兰州解放纪念日当天,在兰州战役纪念馆、红星照耀中国主题展馆和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近7000名社会各界群众前来缅怀革命先烈,许多人还向在那段峥嵘岁月中牺牲的先烈们敬献了花束。

    为了铭记这个历史性的日子,亲历过兰州战役的老人来了,追思当年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为他们献上花篮;家长带着孩子来了,为革命先烈献上鲜花,一边参观一边给孩子讲解当年的战斗情景和感人故事;90后的大学生们来了,在展板前留连不去,拿出手机拍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兰州打工的农民工兄弟也来了,他们穿着朴素,参观起来格外认真。

    在兰州战役纪念馆序厅,一组主题为“突破”的浮雕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在各地党组织的全力配合下,在解放区的大力支援下,揭开了西北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宏伟篇章。

    79岁的王慧兰老人静静伫立在这座浮雕前,遥想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老人的丈夫是解放兰州战役中的老战士,参加过强攻沈家岭等战斗。尽管丈夫已在12年前病故,但王慧兰老人依然每年都会来祭拜先烈。“老伴去世前,曾经再三叮嘱,让我每到解放纪念日的这天,就代替他过来看看战友。

    今年84岁的李伟老人,参加过强攻狗娃山及兰州城内的巷战。时光流逝了65年,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战士,已成了如今的耄耋老人。“在我心里,烈士们年轻的面容好像就在眼前。他们牺牲时,还都是十七八、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了今天大家的幸福生活。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埃德加·斯诺为代表的13位外国记者,进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根据地,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革命,以及根据地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谊。通过这些外国记者的著作,红色中国的真相才得以展现在世界面前,许许多多的抗日壮举才得以被世人所知晓。

    “在兰州解放日这样特殊的日子,把孩子带来缅怀革命先烈,感觉十分有意义,也让自己上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家住安定门的市民周刚平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红星照耀中国主题纪念馆。他深有感触地说,看到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才明白当年延安抗日根据地的条件是多么艰苦。老一辈革命家和抗日军民的照片,外国记者笔下详实的感人故事,都令人肃然起敬。

    1936年冬,21800多名身着单衣的红西路军指战员,在白雪皑皑的千里河西,开始了悲壮而惨烈的西征之路。西路军经过血战古浪、高台、倪家营等地,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导致西路军全军覆亡。西路军战死者7000多人,被俘12000多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多人,回到家乡者3000多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4500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仅余400多人的西路军指战员溃至新疆。

    西北民族大学大三学生李明凡和5位同学一起来到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作为90后的年轻人,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真正了解革命先烈们面对的艰苦。但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最不该忘记的是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先烈。今天我们来到八办纪念馆,就是来缅怀他们,缅怀历史的。”李明凡对记者说。

    据兰州战役纪念馆和八办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每到8·26解放纪念日至国庆这个时段,大批社会各界群众都会自发前来参观展览,缅怀革命先烈。特别是解放纪念日当天,更是观众如潮。如今,在历史性的日子来到红色教育基地,用心怀念那段充满硝烟的峥嵘岁月,在广大市民中已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