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调查(中/下)

04.05.2015  23:23

   互助社的实质与潜力

  —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调查(中)

  记者 |  杨世智 实习生 | 张静 赵诗和

  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探索,在省内外引起极大关注,一些贫困地区不断派人前来“取经”。面对来客,临夏人很是“低调”,说:“我们也正在摸索。”

  这不是故做谦虚,而是一句真话。创新,就意味着没有成熟经验可复制,需要不断总结其中的成败与得失,思考今天的探索和明天的发展,用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也是如此。

  实质是什么?

  无论是前来“取经”的人,还是当地工作的同志,都希望能从互助社的创新实践中提升理论,进而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创新。因此,人们透过现象,总是将问题直指本质:如何看待互助社,今后将向何处去,其实质是什么?

  表面上看,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是一个为贫困农户提供发展启动资金的平台,是一种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和农户自有资金并助推“三农”发展的合作金融形态,也是一个为市场“拒之门外”的贫困农户提供融资服务的“场外市场”。但有理论工作者认为,实质上这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是一个细分的市场。

  在此之前,贫困农户之所以被银行“拒之门外”,主要是因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制度错配。当前,农村和城市金融市场是一个“二元结构”市场:前者是一个欠发达市场,也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市场,而后者则是一个发育完全市场。在市场活动中,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市场供给,往往都是按照发育完全的市场条件进行市场供给;贫困农村的农民没有有效的担保和抵押,便进入不了完全市场的“门槛”,“消费不了”也“消费不起”银行提供的市场产品,因此便形成了目前农民面临的贷款难、贷款贵现象。

  解决这一现象,细分市场是一个途径。通过市场细分,可以让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城市(相对发达地区)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服务对象,彼此配合又相对独立。最终,通过经济社会发展,使欠发达市场不断向完全市场演进,需求制度逐渐匹配供给制度,结束“二元结构”的市场格局。

  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实践,正是一种细分市场的举措。按照其制度设计,互助资金只贷款给那些从银行贷不到款的贫困户;那些能从银行贷到款的农户,仍旧使用商业贷款。同时,通过扶贫攻坚,让前者人数越来越少,后者越来越多。通俗地说,就是给每个村开一个“小卖部”,让消费能力弱的村民进“小卖部”消费,消费能力强的则去城里“大商场”甚至“专卖店”。等有一天富了,村里也会开“大商场”,跟城里没啥两样。

  这正应了一句话:政府建设市场,市场带动发展。

  如果说,为贫困农户提供发展启动资金,是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主要产品”;那么,在实践中,这一组织也产生了一些“副产品”或“衍生品”,或是还有一些尚未开发利用的“功能”,需要实践者总结推广和提升。

  一个“副产品”是,巩固和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了其凝聚力和号召力。按照设计,当初临夏州决定在全州范围内进行强力推动互助社建设,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注资一个、运行一个”的原则,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其中,有一个要求是:领导班子不强、成员之间有矛盾的暂不覆盖。随着互助社的发展,这一要求成了一个“倒逼机制”,“逼”着各贫困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另一个副产品是,“逼”着让农民转变观念。按照规定,贫困农户从互助社借款,必须得找1至5户互助社社员联保。这一规定,正在改变着这些年来“谁过谁的日子”而导致渐渐冷漠的邻里关系,村民之间的走动也多了起来,过去一些互帮互助的好传统开始回归。同时,这些变化,一方面使得一些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开始琢磨怎么才能靠劳动致富;另一方面,也“逼”着一些贫困户转变固有的观念。

  互助社还有一项“功能”,目前尚未得到有效开发,需要实践者关注并验证其可行性。这项“功能”,就是互助社的综合平台功能。

  众所周知,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综合发力。但目前,互助社仅是一个整合和归集各类资金的资金平台,还没有成为一个整合和利用其他资源的扶贫平台,让互助资金跟扶贫项目、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扶贫资源结合起来。其他资源虽然会通过各自渠道为农民脱贫服务,但利用互助社拥有6000多名工作人员这一优势,则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各项惠农强农优惠政策落地衔接,发挥政策的聚集效应。

  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互助社建立初期,有个别社员看到其他人借款,很是“眼热”,便也借了一笔互助资金,但资金借出来后却一时不知道干什么;另一个是,很多贫困农户利用互助金搞种养业,但却无法顺势衔接上政策性农业保险。这些方面,城市社区服务大厅的经验值得借鉴,互助社也可以发展成一个向农民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终端,在方便农民的同时也提高服务效率。

  从一定意义上说,扶贫就是沿着让农民致富的方向提供服务。互助社作为一个扶贫平台,应该是农民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

  互助社的困惑和担忧

  ——临夏州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调查(下)

  记者 | 杨世智 实习生 | 张静 屈雯

  如果说,互助资金是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愿望的一粒种子;那么,互助社就是让临夏州实现奔小康的一捧种子。种子在生根发芽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浇水、施肥和呵护,互助社也需要如此。

  为了种子今后茁壮成长,实践者需要将面临的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措施再实一些,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关于借款额度

  借款额度应该定为多少合适,这是一个难题。

  刚开始,互助社规定每位入社社员借款的最高限额是5000元。之所以如此,互助社的顾虑是“借款农户亏了怎么办”,在考虑资金安全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贫困农户的实际情况,抱的态度是“试试看”。但随着互助社规范化的运营,社员对借款额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从5000元增加到1万元,后来又增加到3万元,现在已经增加到了5万元。即便如此,社员仍旧反映额度太小,说:“这点钱能干个啥?”

  这是自问,也是他问。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原因就在于“穷”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扶贫,是一种站在社会发展大局高度的“救穷”,是外来助力和救助对象内生动力合二为一之后的发力,也是“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处使”之后的可持续发展。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单纯地“救穷”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想到的往往是最坏的结果,而“扶贫”则是从“参与者”角度出发,不仅要了解对方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干,最终“参与”出一个最好的结果。我省在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中提出“精准扶贫”,原因也在于此。

  借款额度看似是一个关于借多少钱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钱怎么用的问题。借少了,起不了太大作用;借多了,一是资金安全会有高风险,二则是资金总额有限。因此,面对这一问题,借款人很纠结,互助社也很着急。

  对这一问题,有关专家的建议是:稳扎稳打,坚持互助金是“发展启动资金”而非“扩张资金”的定位。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借款农户的重点应该放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稳步发展,而非是“想借多少借多少”,一口吃一个胖子;互助社的重点应该放在资金的使用效率上,多在发挥扶贫措施的综合配套上想办法,让借款农户“把钱花在刀刃上”,而非“能借多少借多少”。特别是在扶贫过程中,政府同样不能越位。最好的办法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当贫困农户发展到一定层次,需要更多资金时,则可以通过市场对接使其进入商业贷款领域。

  关于互助社的存立

  互助社的创立和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贫困群众的欢迎。但同时,人们也存在着一种担忧:政府能不能一届接着一届干,把当前好的做法坚持下去。

  这种担忧,实际上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政策的连续性,二是互助社将来的发展。对于前一个问题,有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扶贫攻坚是当前我省的一项重点工作,更是临夏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我省的政策导向是,凡是有利于扶贫攻坚的做法,就要总结提升并坚持下去。另一方面,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我省实现了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与东中部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相对贫困也依然会存在,所以扶贫工作没有休止符。

  对于后一个问题,研究者认为,互助社的创立是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也是市场需求的结果,是一个政策性和市场性结合的产物。当前,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机构十分看好这一市场,已将其列为必争的下一个“蓝海市场”。在未来发展中,互助社可以参照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抢抓机遇,借金融机构之力转型升级,或者成为其在农村市场发展的网点进行,或是引进金融机构投资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或者双方合作成为其提供便民服务的代办点。

  根植群众,就能深入市场。这是互助社的定位,也是未来发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