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满足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需求?

17.07.2014  04:28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终于落下帷幕。德国队时隔24年再度捧起大力神杯。一个非常有趣的是网上流传的所谓终极预测,竟然全中,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绿茵场上一声哨响,一场小球(足球)撬动大球(地球)的游戏正式开始,像麻醉剂一样的足球可以使球迷忘乎所以地跟着别人一起哭一起喊,连一个平时的“非正式球迷”都可以瞬间裂变为一个“准球迷”而暂时跻身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潮流之中,球迷们因此而不再孤单,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感……当然,这还不是这场球迷盛宴的全部,除了安全感之外,“世界杯”还满足了哪些社会心理需求?

    首先,它满足了人们在一个特定阶段内关注某个共同话题的心理需求。虽然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以及技术上的地球村事实早已出现,不过我们缺少的并不是理论性的指引以及技术性的驱动,我们最为稀缺的是可以超越国界、肤色、种族、性别、年龄、地域、收入的公共议题,而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补的就是这个缺。同时,在这种共同心理需求的背后还蕴涵着更多的“和谐”深意,比如“人人平等”这一普适理想,在国与国之间,甚至于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各个阶层之间都是难以企及的,可“世界杯”却相对公正地做到了“电视机前人人平等”。

    其次,它建造了使普通球员成为世界级球星的表演场,搭就了公众见证明星制造的观礼台。如果说对名球星观众们更多的是“有意注意”的话,对很多刚刚成名的球星则是一个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过程。世界杯注定是一个制造球星的舞台,当然也会有一些“”们让人失望、质疑乃至唾弃,所以四年一次的大赛,乃是世界足球明星榜的一次重新洗牌。而其奇特之处就在于,只需要在三十天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对一个人快速成名过程的全景式欣赏,这对球星以及看客双方来讲都是极有意义的。

    再次,它满足了人们对过程优于结果的普遍心理需求以及球迷们的身份认同。球迷们压抑了四年的理智与情感在这一个月内集中尽情爆发的一个表征,就是很多自诩为真正球迷的球迷们宁愿通宵熬夜也要轮守一场比赛,因为他们对比赛的结果已经失却了兴奋感。这种过程满足和人生奋斗的境界何其相似?真正你所为之而奋斗的目标达成之后,很多人才发现,目标所带来的效用(或者叫价值)对目标追求者的满足,远远不如在目标实现过程当中的效用的满足,因此才有人发出了“活在当下”的嗟叹。

    当然除此之外,世界杯还丰富了人们对于秩序的理解,足球的输赢是要讲求秩序的,有的人虽败犹荣,有的人懊悔不已,但这都是在秩序的规范之下无可改变的现实,连球迷的情绪宣泄需要在秩序的规范之下,遵守秩序因之成为了比输赢更重要的价值意义。

    对于政治家来说,世界杯可以是一场影响政治的竞选;对于商人来说,世界杯可以是一桩能够寻求暴力的商机;对于球员来说,世界杯可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对于球迷来说,世界杯可以是一次心理需求的极大满足……幸好世界杯只是四年一届,虽然有人提出来过能不能缩短比赛周期,但我们从主办者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清醒:一个充分的时间间隔才能对社会大众产生最为充分的心理需求,只有在这种需求强烈的情形之下,社会大众的参与感、陶醉感、兴奋感才不会被稀释,他们才会为这次大赛点燃火一样的激情,释放非一般的狂热,而这,正是这样一个可被全人类共享的心理盛宴所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