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二个百分点变化的背后——上半年甘肃发展改革之经济新常态

17.08.2015  10:13

  原标题:零点二个百分点变化的背后——上半年全省发展改革之经济新常态

  编者按: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省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改革有序推进、开放不断扩大、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日前结束的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对半年多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让我们看到了全省发展改革中的许多亮点。为此,我们特意对这些亮点进行梳理,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记者 杨世智

  7.8%,这是我省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8%,这是我省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

  从7.8%到8%,0.2个百分点数字虽小,但其变化的背后凸显了全省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规律,注重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化解下行压力,在聚焦精准扶贫中加快小康进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动力活力,统筹谋划和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努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7.8%到8%的回升,由此引出的是,下半年我省经济发展将迈出更加坚定的脚步,确保全年经济任务的完成。

  把握新趋势,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从7.8%到8%,展示了我省把握新趋势、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发展能力新变化。

  早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三运就指出,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下阶段性特征,适应好、把握好和引领好新常态,自觉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长下降到7.8%,比去年回落1.1个百分点,一些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更是跌出预期。二季度,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但发展动力依然不足。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复杂局面,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攻坚克难。由此,一系列稳增长的扶持措施相继推出:及时出台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25条具体政策,制定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社会投资(PPP模式)等15个政策性文件,出台了省财政配套补贴、丰枯期电价政策,加大大用户直接交易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先进高载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稳定工业生产。

  同时,我省积极对接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1.6亿元,1007个项目纳入国家7大类重大工程包,获批建设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重大项目,(转3版)

  71个PPP项目获准进入国家发改委项目库;召开了固定资产投资推进工作会、国有企业和产业投资等专题座谈会研究对策,组织开展了由14个观摩团对应14个市(州)、基本覆盖每个县(市、区)的项目观摩活动,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经过不懈努力,上半年全省经济增长回升至8%,这一数字的变化,既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相符,标志着经济发展开始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也意味着全省各级各方面把握新趋势、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正在增强。

  调结构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

  从7.8%到8%,也展示了我省推进经济发展动力的新变化。

  曾几何时,甘肃产业结构长期以能源和重化工为主导,工业发展依赖于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对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下,省委、省政府顺势求变,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2014年我省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3.2∶42.8∶44,第三产业比重10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对此,专家学者认为,这不仅意味着我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更意味着发展潜力在增大。但同时也有人发出质疑,认为这一变化还需要时间检验。

  今年以来的发展实践,无疑对人们的这一疑问给予了回答。面对复杂的发展局面,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方面,注重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又顺应经济发展由投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的趋势,研究出台落实中央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整合财政资金20亿元设立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加快推动科技部批复的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引领和带动各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随着这些决策的不断落实,上半年各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涌现出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电商零售额同比增长71.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4.88%;二产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10.2%提高到11.5%;全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7.13%,新增就业同比增长19.39%,实现地税收入占全省的50.8%。

  火热的发展背后,折射出当前我省电子商务、旅游文化、娱乐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勃勃生机。上半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产占比达到50.3%,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人们的质疑由此不再。

  抓项目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从7.8%到8%,展示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新变化。

  年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培育新增长点作为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抓手,既促进“老树发新芽”,又“无中生有”锻造新的产业爆发点,不断挖掘增长潜力。那么,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如何把新的增长点落到实处?

  事实上,省委省政府从2012年起就给出了明确的导向,那就是“抓项目促发展”。为此,从201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都组织一次全省项目观摩活动,按照“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的要求,引导各地项目建设。今年更不例外。

  上半年,为了增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后劲和支撑,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3341”项目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谋划并推进“6873”交通突破行动,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交通投资8000亿元以上,建成公路、铁路70000公里以上,实现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开通3大目标突破;

  ——谋划并推进“6363”水利保障行动,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3000亿元,构建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等“6大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努力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3大目标”。

  项目建设日前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8月6日,全省人民梦寐以求的引洮一期工程正式运行,我省中部地区150万贫困群众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19万亩旱地也会变成稳产高产的良田;引洮二期工程同时开工,概算总投资75.3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解决269万群众安全饮水、29.2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与此同时,我省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经济战略平台打造,全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项目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上半年兰州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2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5亿元、增长17%;大力实施“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狠抓7项滞后指标提升和25个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工作。

  ——围绕文化战略平台打造,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文物保护“祖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三业”协同发展,启动实施了全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上半年,新开工各类文化项目204个,完成投资62.19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73%。

  ——围绕生态战略平台打造,加大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力度,初步划定林业、物种、湿地、沙区植被四条生态红线,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体系,稳妥推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3项试点;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案获批实施,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第三个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绿色工业园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是支撑发展的载体。从7.8%到8%,表明我省建设的这些项目正在进一步增强着未来发展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