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首个高峰70万市民扫墓
□首席记者葛强摄
3月26、27日两天,我市迎来第一个清明前的祭扫高峰。据市殡葬管理部门初步统计,这个双休日我市有约70万市民扫墓祭祀。记者通过两天的采访了解到,随着提倡文明祭祀之风越来越盛,以鲜花祭祀为主的文明祭扫蔚然成风。同时由于我市殡葬、交警、公交等方面通力合作,给市民上山祭扫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道路通行良好,拥堵现象大大缓解。绿色祭祀成为主旋律
26日上午,记者在文化宫路口看到,市民们在公交人员的组织和维护下,主动排队候车,前往华林山的中巴有条不紊的一辆接着一辆的发车,虽然排队的人很多,但等候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今年上山扫墓没有往年的挤公交车现象,排队候车的人都能坐到座位,在公交部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整个秩序非常良好,他等了不到10分钟就上了车,这种方式应该年年实施。同时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华林山祭扫时车辆拥堵的现象,七里河交警大队制定了单向循环线路,所有上山车辆都须由伏龙坪前往华林山,而下山的车辆,须由华林山公路下行。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七里河交警的单向循环线路的制定,整个上午华林山祭扫车辆基本没有出现拥堵的现象,上山下山的车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道路通行良好。据了解,双休日,外地扫墓车辆进入市区约有5万多辆。为此,交警部门呼吁市民错峰祭扫,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出行。
随着清明节临近,大量群众集中进行祭祖扫墓活动,由于通往各公墓区道路的机动车流量剧增,公墓区周边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不按线行驶,人车混行问题突出。针对此类情况,我市交警部门在这个双休日加派了警力,加强对通往各公墓区道路和周边路段的管控疏导,同时,通过发放《清明节交通安全提示》彩页、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群策群力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有序、畅通,为群众祭祖扫墓活动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文明祭祀随处可见
在这个双休日,记者在我市各大公墓区看到,随着提倡文明祭祀之风越来越盛,文明祭祀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每家前来祭扫的市民手里都拿着一束或者一捧黄白的菊花,用鲜花表达对故人的哀思。记者在天桥公墓区内看到,每个墓碑的前边几乎都摆放着鲜花,有的墓碑上覆盖着花瓣,一束束鲜艳的花朵和一片片纯洁的花瓣,使肃穆、宁静的墓园多了几份色彩,添了几许生机。祭扫者在敬献鲜花后,以鞠躬、清洁墓碑等方式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据该公墓区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提倡文明祭祀,防止火灾,他们与每个逝者的亲人都签订了防火责任书,并在公墓区专门设立了焚烧炉,既让祭祀者表达了心意,也减少了火灾和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以往在公墓区内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点燃蜡烛,不但很容易造成火灾,也会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污染。鲜花,种树等祭扫方式不但减少了污染,而且也给传统的祭祀带来了一缕清风。
记者在韩家河、西固小坪山等公墓区了解到,为了让市民们兴起文明祭祀之风,公墓区专门设置了免费领取树苗的活动,祭扫者领取树苗后种植在逝者墓前,即美化了公墓区的环境,也表达了对古人的哀思。记者看到,许多市民将领到的松树种植在故人的墓碑两旁,然后将鲜花摆放在墓碑前,形成了一种庄严清新的气氛。公墓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提倡绿色低碳祭祀,几年来公墓区一直推行植树祭祀,他们每年都会为市民提供树苗和水,在故人的墓碑两旁种植,既美化了环境,又绿化了公墓区,同时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思。扫墓市民种植好树木后,他们会按时给这些树木浇水,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公墓区的绿化已经初见成效。
树葬、壁葬寄托对亲人的追思
在南山故园,记者来到树葬公墓区看到,这里青松翠柏环绕着,郁郁葱葱,颇为肃穆。每个墓碑前都种植着树木,墓碑上摆放的鲜花显得异常和谐。前来祭祀的市民手里拿着水桶和铁锨,给树木浇水培土。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今年他的老父亲不幸去世,他和全家人一致同意用树葬的方式安葬老人。这位市民说,树葬不但绿化荒山、美化环境,而且又与人们“入土为安”的想法相吻合。在南山故园的西侧,记者看到一组壁葬墓群,许多市民将骨灰盒取下,摆放在专门用于祭奠的地方,摆放上鲜花和贡品祭奠逝者。记者看到,一片整齐的壁葬墙上几乎摆满了骨灰盒,前来祭祀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周女士说,壁葬这种殡葬方式,虽然比不上豪华的墓碑,但非常干净和简单,而且减少了土地占用,利国利民。祭祀时一炷清香、一把黄菊、一杯浊酒就可寄托对亲人的追思。
清明期间七里河城管清洗整治上山通道为市民营造整洁祭扫环境
3月27,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出动200名城管对解放路沿街500余家商铺门头牌匾进行免费清理。据悉,从文化宫至华林山公幕区的解放路全长2.5公里,约有500余家大小临街商铺,这已是城管部门第二次开展免费清洗工作。当天,城管还清理占道经营和随意兜售丧葬用品的摊点37处,擦拭清洗路边公共设施牌匾46块约560平方米。
首席记者葛强通讯员张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