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敦煌莫高窟”七旬老人鲁勤学刻苦钻研敦煌彩塑30年

21.11.2016  07:05

正在工作的鲁勤学

    敦煌彩塑是我国传统雕塑中的一个门类,对于反映敦煌民俗文化和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延续了1000多年的敦煌彩塑技艺传人寥寥,濒临失传。在敦煌有一位名叫鲁勤学的七旬老人,30年来独自坚持着彩塑方面的生产和创造。民间艺人,往往讲究师承关系,而当记者问敦煌彩陶工艺师鲁勤学有无师傅时,这位78岁的老人说:“我的老师就是敦煌莫高窟。”11月18日,记者在敦煌城北郊5公里的一处废弃的乡村小学内见到了鲁勤学。

    小厂造出美轮美奂的彩塑

    陶艺的传承,要么在师傅的传授下刻苦钻研,要么自己苦学,鲁勤学属于后者。

    鲁勤学的彩塑厂开在一个村小学的旧址上。彩塑厂的牌匾已经使用了多年,漆面多处脱落,但“敦煌市彩塑厂”6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辨。

    “这个地方是2013年5月才搬过来的,有些简陋,但是够用了。现在固定的工人只有3个,负责彩绘工序的人都是临时有活才来。”彩绘厂负责人、年过七旬的鲁勤学说着话,将客人带到了存放和展示彩塑产品的房间。面积约400平方米的两个大房间里,整齐地排列着多个展柜,展柜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数千件做工精美的彩塑,造型各异,大都是以莫高窟内的人物形象为蓝本塑造的。

    “这个是45窟的菩萨半身像,是莫高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满意的一款作品。这个衣着华丽的彩塑是根据157窟的壁画造型设计出来的。这是第220窟初唐风格的佛像……”说起自己的产品,鲁勤学如数家珍。

    改写“自古敦煌不成陶”的历史

    鲁勤学自嘲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经过专业学习,能做到今天的程度,纯粹是在莫高窟彩塑艺术的基础上靠自己一点点耐心琢磨。

    鲁勤学从小生活在敦煌,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成年后,鲁勤学凭借对艺术的兴趣,进入敦煌工艺美术厂工作。

    1987年,一位日本游客慕名来到敦煌,并在敦煌工艺美术厂购买了一尊“乐舞飞天”造型的石膏雕塑,不料在回日本的途中,雕塑不慎断为三截,日本客人惋惜不已,特意写信给鲁勤学,询问如何才能将雕塑复原。这么普通的一尊石膏像,竟然让一名外国人这么重视,鲁勤学有些感动,同时也觉得过意不去,他马上重新寄送了一尊同样的石膏雕塑给这位日本客人。也就是从那时起,鲁勤学意识到了石膏制品易碎、不便携带和保存的弊端,开始琢磨能不能研制出一种质地坚硬、又能代表敦煌艺术特色的彩塑产品。

    1995年,鲁勤学离开敦煌工艺美术厂,创办了自己的敦煌市彩塑厂。他重拾当初的梦想——用敦煌的土烧制出原汁原味的敦煌彩塑。“因为石膏并不是敦煌本地的东西,只有敦煌的土和泥才是真正具有敦煌特色的本土原料。别的地方可以用土做原料烧制陶俑,为什么敦煌不能?”鲁勤学凭着一股倔劲,跑遍了敦煌的多个乡镇,找寻最适合烧制彩塑的泥土。经大量的试验,最终发现玉门关外的红土和本地的土掺在一起的泥土最合适,含沙量小且黏性大。

    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其次是烧制工序如何完成。“我把泥捏的雕塑带到附近一家砖窑,请烧窑师傅帮忙烧制,结果成功烧出了硬度极强的成品。”鲁勤学说,他当时兴奋极了,马上请人建了一个小型窑,开始自己烧制,结果第一批试验品炸得一塌糊涂,尤其是一些较大的彩塑损坏尤其严重,而一些小型彩塑则相对完整。三天三夜,鲁勤学无法入眠,最后想明白了,是泥的问题,泥里面的空气没有排出来,受热不均导致炸裂。他去瓦厂“取经”,发现人家用一台加工泥的机器,专门将泥中间的空气抽出来,提高泥的密度。他试着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泥制作彩塑,成功烧制出了第一批附着力强、着色好、外观精美的陶质敦煌彩塑,改写了“自古敦煌不成陶”的历史。

    愿意免费将技艺传给他人

    “我要先手工塑出原型,然后用石膏套在原型上加工成模具,之后复制的工序就比较简单了,新手都可以很快学会。最后是烧制、打磨以及彩绘。”鲁勤学说,其中手工塑出原型的过程最为困难,不仅需要熟练的技艺,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耐心。有时候,为了塑造出一尊满意的雕像,鲁勤学甚至一两个月吃住在厂里,废寝忘食地琢磨。

    “听说景德镇的陶瓷已经实现了制作流程由电脑操作。相比之下,我们的生产工艺还是太原始。”鲁勤学说,想法虽多,已经无力去逐一实现,毕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他还不想休息,一是因为彩塑创作已经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还有一个原因,涉及传承的问题。

    “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但没有一个子女对彩塑有兴趣。”鲁勤学说,如今,他已经改变了想法,不再想把技艺传给子女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免费给他教。毕竟这已经是国家的财富,而非我个人所有。

    目前,有个河南籍的十多岁少年是鲁勤学唯一的徒弟,已经学习彩塑技艺一年,还免费在厂里干活。但没有一个敦煌本地人愿意跟鲁勤学学习彩塑技艺,这是让他感到遗憾的一件事。

    2008年,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鲁勤学希望这一技艺将来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样,或许就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并愿意学习他独创的这门手艺,将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通讯员孙国强兰州晚报记者刘学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