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丁宁是一个追梦人,而不止是一个学霸

26.06.2014  15:32

  原标题: 学霸”or追梦人,更该关注哪个?

    还记得去年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吗?当时她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退学回到本溪高中复读,希望追求更纯粹的国学,开始了对北京大学的追逐之旅。今年,她以666分再次拿到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这一次她选择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6月24日《辽沈晚报》)

  真是“‘学霸’一出手,‘学渣’抖三抖”。看看网络上,满屏都是对刘丁宁的“羡慕嫉妒恨”。的确,这种指哪考哪的“功力”非常人所能拥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煎熬一辈子难忘,别说有幸折桂入读港大了,哪怕挤上个重点线都不舍得浪费。不过,相比于非凡的“考功”,我倒觉得,刘丁宁真正的过人之处恐怕还在于,其理性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就拿放弃港大选择复读这事来说吧。这些年,高考状元弃北大清华而“出走”港大似乎已成了一种时尚,类似“港大招生包揽内地十名‘高考状元’”的报道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虽然说,无论就奖学金发放额度还是教学模式而言,香港的大学的确有许多地方走在了内地高校的前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地大学就一无所长,香港的大学就适合每一个学生。不问青红皂白地报考,甚至扎堆在经济管理、金融等几个所谓“热门专业”,其结果很可能反而耽误自身发展。

  比如,此前就曾有香港专家表示,搞不懂为何一些内地学生跑来香港读法学专业?要知道,内地的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而香港采用及教授的却是普通法系的内容,两者牛头不对马嘴,“即便学了,将来回内地又有什么用呢?

  应该说,相比那些为了一个“虚名”而盲目报考大学的人,刘丁宁从一开始目标就非常明确,即要“追求纯粹的国学”。所以,当她发觉港大的环境不适宜“自己对学业的追求”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复读重来。鉴于时下大多数学生还在唯父母意见是从、以读港大为荣,刘丁宁能有如此的决断力实在难得,而其对于理想的执着,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志愿填报的非功利性,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更是少见。相比状元、“学霸”等标签,追梦人或许更符合她的气质。

  有人说,理想不能当饭吃,但我想说的是,即便从最功利的角度来看,刘丁宁的这个决定也未必不是明智的选择。君不见,这些年一方面国学热大兴,市场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真正具备扎实国学功底的老师、学校却极其匮乏,以至于许多培训机构打着国学、私塾的旗号,却干着骗钱敛财、误人子弟的勾当,甚至还曾闹出过人命。从坏的方面看,国学市场的混乱是在给国学泼脏水;但从好的方面瞧,这不正给了“真夫子”大显身手的机会吗?

  可见,对于那些真正敢于追逐梦想的人,老天永远都会为他们打开一扇“后门”,而这,或许才是刘丁宁“二次夺魁”带给我们的最大鼓舞。

  文/王垚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