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带一路”:武威重塑东西方商贸陆港

04.05.2015  11:34

  中新社兰州5月3日电 (冯志军 高莹 崔琳)自去年底开通首趟直达中亚的“天马号”国际货运班列,“每周至少一班”的发车频次使得甘肃武威与相距2000余公里外的中亚地区,实现了“常态化”的联系。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个古丝绸之路重镇从内陆闭塞地区摇身一变,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四月下旬,这座处于河西走廊东端的戈壁绿洲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在封关运营半年时间的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里,往来不绝的各地客商令这里的接待人员忙得有点“晕头转向”,这与历史记载里“商贸极为兴盛”的古凉州盛景似曾相识。

  连日来,甘肃陆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红明忙着为几家企业负责人客串“导游”。“每天有六七家企业主动上门来商谈,最近已有6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偏远闭塞的西部地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速度已经很可观。

  “只要是亚欧陆路东西过往的货物,是必过武威的。那么未来将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成甘肃国际陆港,发挥类似于新加坡海上货物中转站的作用。”方红明通过一面整墙大小的亚欧交通图分析说,未来对这里的定位就是成为亚欧间陆路商品中转集散基地。

  “出口货物到达中心即视同到了国外,中心具备一站式大通关服务,企业可在这里第一时间拿到退税。”方红明对此功能形象地表示,进口货物从国外运来之后,可以立即进入中心仓库储存。如果企业不急用这批货物,可以一直存放在这里,等同在国外,直到出货之后再交纳进口关税。

  方红明说,多数海港口岸普遍是满满堆放的集装箱,不仅仓储空间有限,而且价格昂贵,但一马平川的武威可以无限“堆囤”货物。同时它处于新亚欧大陆桥关键节点位置,在运输距离、通关便利、服务功能、辐射带动等方面优势明显。

  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武威,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的凉州,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商贸极为兴盛,来自西域各地的胡商云集于此。

  但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这个曾经的东西方贸易重要中转站却面临着寻找出海口的难题。目前,当地出口的货物很大一部分是从天津港走海路,还有一小部分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中亚、欧洲地区。

  方红明透露,随着“天马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营,武威国际陆港平台正逐步形成和显现,今年还将陆续开通由武威抵达伊朗、俄罗斯、波罗的海和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铁路专列,“这几条线路开通后,武威连接亚欧间的大通道将正式打通”。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地质产品,这是中亚和欧洲国家非常喜欢的,而中亚的小麦、矿石等在内地同样被青睐。”甘肃亚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晓飞向记者表示,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口岸功能和政策优势,相当于把国门口岸内移,这对于西北地区外向型经济未来发展意义深远。(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