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长在全院开展“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讲话

07.03.2018  15:50

          加强作风建设,推进智库发展

--关于在全院开展“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讲话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中央和省委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新任务抓落实的一年。省直各单位在初七上班以后,即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我院也需要打破历史惯性,改变老常态,适应新常态。为了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我讲几点意见。

          一、开展“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的实际举措  

          前不久,中央宣传部召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调研”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开展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调研。强调要聚焦聚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大调研推动大落实,促进新发展。要把全战线的大调研作为立足新时代、开拓新局面、开辟新境界的战略举措来把握,作为改作风、增本领、强队伍的重大任务来推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发扬唯实求真精神,从我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实际工作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用新理念认识把握问题,用新思路探索解决问题,努力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在年初省人大、省政协“两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在全省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林铎书记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上班第一天,对省委机关干部讲话中也明确要求要积极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

          我院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单位,作为省委省政府智库,必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必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有关精神。我们需要按照中宣部工作方案和省委的部署,结合社科院职能和业务去抓落实。由于我院不是像一些职能部门一样对外行使社会管理的单位,不对外提供管理服务,我们智库职能本身的主要工作就是搞调查研究,并将系列成果通过《甘肃蓝皮书》、系列要报等平台公布于外界。所以,从我院实际出发,我们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的重点,是要“改作风、增本领、强队伍”,通过着力改进自身队伍的工作作风,拿出更多有质量的调查研究成果。为此,有必要在全院开展“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

          二、重视调查研究、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97年的历史就是重视调查研究、重视作风建设的历史,它是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首先,我们党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在党的早期,毛泽东同志1927年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回答了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的责难,解决了正确对待农民这个最主要同盟军的重大原则问题;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先后所作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中,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土地革命找到了依据。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每年抽出时间多次出京调研。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他 2011年11月在《学习时报》上发表了“谈谈调查研究”一文,强调: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努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

          其次,我们党也始终重视作风建设。从延安整风时起,党的建设就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大建设。改革开放后,陆续增加了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先进性建设等。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可见,作风建设自始至终都是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回顾党的历史,从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延安整风……,一直都是同自由主义、山头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斗争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力推动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种意识”,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使党风、政风、军风从“宽松软”走向了“严紧硬”。

          三、通过开展以“改作风、增本领、强队伍”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和大调研,使我院打造新时代特色新型智库的工作有新气象新作为

          近年来,我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坚定不移的调整职能、改革机构、突出重点、解决历史难题,取得了一些突出成绩。院里对外一般也是宣传我们工作的成绩和亮点,但对内不能回避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就是作风和能力问题。

            第一,我院“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改作风、增本领、强队伍”为主题。

          我们要围绕“改作风、增本领、强队伍”,解决队伍中长期存在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纪律问题。“改作风”,主要是改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解决工作态度、工作纪律问题;“增本领”,主要是改进学风文风,提高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强队伍”,主要是通过提升整体素质、整体能力,打造能适应智库建设要求的科研队伍、工作队伍。

          通过“改作风、增本领、强队伍”,使我们的队伍能够有新状态,树立起在职意识、在院意识,把心思转到业务上、工作上;能够有新能力,产生能力不足和本领不足的恐慌感,发奋努力地学习,努力掌握各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够有新作风,学会遵守组织纪律,珍惜工作岗位,积极主动作为,做好工作落实。

          第二,我院“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以解决组织纪律上的“宽松软”现象为重点。

          社科院同省直各单位一样不是法外之地,我们的院风也需要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首先,科研教研单位队伍组织纪律上的“宽松软”现象有职能原因、历史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惰性的积累。从客观讲,从事科研需要有时间独处,而高校与科研单位多数没有条件提供独处空间,所以,历史上普遍只能让教研人员不坐班,呆在家里。长期不坐班,就容易缺乏纪律观念。从主观讲,在同样不坐班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能遵守基本组织纪律的,少数人的各种理由,实际上是放任自己行为的借口。同时,我们科研单位又与高校不同,高校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两部分任务的要求比较高,竞争激烈,除了每周10-20左右的课时不能不按时讲课,科研要求门槛也比较高,逼迫教师不能不努力提升业务。我院科研人员既无教学任务,科研要求又不高,历史上就变成少数人进来混日子的地方了,纪律上的“宽松软”比高校更严重。

          在长期的“宽松软”环境里,一些人把散漫的不正常的思维行为当成了正常,把正常的纪律要求当成了不正常。一是在一些同志眼里,抱上了社科院的铁饭碗,进了研究所杂志社,自己自然就是专家学者了,就可以不受组织纪律约束了。其实不然,再大的知识分子也要受纪律约束,更何况是我们院墙之外无人知的“知识分子”。作家梁晓声用四句话诠释了什么是“知识分子”: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否则,抱着社科院的饭碗,读多少书,拥有什么文凭,更别提混日子了,与是不是“知识分子”,完全是两码事。二是在一些同志眼里,只要跟个人利益不直接相关的事,都是你院里的事或所里的事,只盯着自己的私利,其他不理;有些所把人当成私产,院里整体工作的事,不愿意让参加,本位主义严重。三是在一些同志眼里,单位没行政权力所以自己没地位。殊不知政府部门包括强势部门,都有一些边缘处室边缘人,基本上都属于工作差、能力差的人,自身表现差了,到哪里工作都会遭人嫌弃。四是在一些同志眼里,正常的组织纪律要求影响了自己的尊严。但有一篇网络文章说的好:“业绩就是尊严”,员工证明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在社科院,工作表现就是尊严,遵守纪律、科研水平、工作能力就是尊严。一个人在单位内外的工作表现,反映的就是你的形象和价值。无论在哪,只要是能为单位、为公事敬业奉献,越执着、越拼命、越有能力,越受尊重。

          其次,我院与各单位共同缺的主要不是规章制度而是较真执行。各单位都有一大堆规章制度,但缺乏动真碰硬。说的多、骂的多、吓唬的多,到了执行就手软了。如果敢于较真,没有治理不了的积病。比如党校当年治理教师教学脱堂,无论怎么规定、怎么教育,多年都没有用,后来给每个教室安上探头,公布了一次,彻底刹住了歪风。师大治理开会不到,较真罚了一次款,立刻改观,传为美谈。我院前后有《考勤和假期管理暂行规定》《职工考勤补充管理办法》,除了研究所杂志社轮值并写值班日志遵守的不错,其他啥规定其实都有,缺乏的就是较真执行。

          院里过去为给职工创造宽松环境,已经做到了底线之下。比如,按照国家规定,高校等学校放寒暑假,但不能再休探亲假、婚假等。国家对科研单位没有寒暑假的规定,我院照顾职工,以学术调查月形式放两次假。其它一些科研单位至今没给职工这种待遇。再比如,按省上规定,绩效工资是与出勤、工作业绩挂钩,分等次发放。我院从2014年初开始直接套在工资里发放,没有分等次,这是考虑甘肃整体工资水平低,没有像一些事业单位那样去做。但越照顾,换来的是少数人越没有组织纪律观念,变成了从这个单位拿工资、拿房子、拿什么都应当,就是遵章守纪、做什么工作都不应当。

          再次,以强化约束和激励相结合治理“宽松软”。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什么是认真?认真就是工作中的精益求精,认真就是执行纪律中的“较真”。我们这里所说的“较真”,是涉及原则问题、底线问题的“较真”。工作中不能当老好人,否则什么制度都没用。比如,我院《考勤和假期管理暂行规定》第8条第3项“探亲假使用有关问题的说明”中规定:“享受过集中休假的,不再享受此待遇”。明明院里已经照顾给放两次假,明明国家和院里有明文规定,一些同志还在两个假期之外请探亲假、婚假,甚至旅游假等。

          在放假之前召开全院述职总结大会时,乱请假、旷工现象比较严重。再不严肃工作纪律,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借鉴省“两会”时做法,对出勤情况在内网公布了一次,对外出有公务活动的同志按出勤,其他情况分请假、未到、迟到、早退四类:对除了确切知道动手术、休产假、出大事的列入病假、事假,其他的迟到就是迟到,早退就是早退;对履行请假手续但没拿来证据的人和没合规手续以及没履行手续的人一律先按“未到”,能拿来自己医院看病或输液证据的可调整到病假,能拿来给父母、子女医院看病或输液证据的,以及送子女上大学、出国的,可调整到事假,否则都属于不合规,未到就是旷工。半年汇总再公布一次,届时属于未到情况的就是旷工,对过去发生的向领导请探亲假、婚假甚至旅游假、看娃假、做饭假等等行为,一律不允许。这样做可能得罪了少数同志,但为了对社科院的发展和未来负责,这样的“较真”,“较”得有必要。我们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同志所支持、所拥护的。

          今后将实行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严格落实考勤制度。一方面,从上次的述职大会开始严格执行《考勤和假期管理暂行规定》《职工考勤补充管理办法》,每次会议之后都内网公布一次考勤,每半年放假之前统计后再公布一次,该怎么罚就怎么罚。另一方面,结合解决车改的车贴,制定与出勤直接挂钩的发放办法。省上很快将对事业单位实行车改,不给相关拨款。院里当然要自己想办法筹款,但千方百计筹来的钱,必须与出勤直接挂钩发放,必须符合车贴是解决公务活动的乘车补助这一原则。

              第三,我院“调查研究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以以智库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为目标和归宿。

          我院要做好我们正在作的一系列事情。抓好2018年《甘肃蓝皮书》及其它院课题的选题立项,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争取建成云平台之外6个专题数据库并上线运行。按中宣部要求完善甘肃省文化资源云平台框架,抓好新增功能开发和内容建设。完成正式出版《中哈友好关系发展史》,推进《中塔友好关系发展史》项目。完成“唐蕃古道”申遗甘肃段前期研究项目,举办新闻发布会。启动并完成“藏水入甘”前期研究工程。组织好赴红旗渠干部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等的红色培训,开展中短期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继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做好内部各项建设,要马上启动科研管理软件试运行,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努力改善办院条件,办公楼5楼装修基本完毕,各研究所杂志社按分配的办公室,在3月19日前搬进,5楼会议室将装投影并为各所共用。集中以后,正常的人际交往是职工工作、生活所需要的,缺乏交流交往环境,不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形成团队氛围,不利于开展智库项目,不利于身心健康。我们要经过不懈努力,不断为职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