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杂粮家族再添“新贵”——藜麦

03.12.2018  23:08

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糜子、谷子、荞麦等外,我省杂粮家族再添“新贵”——藜麦。

藜麦属苋科藜属双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距今已有5000~7000年的种植历史。藜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低脂、低升糖、不含麸质。因其丰富突出的营养特性,被古印加人民和现代营养学家称为“粮食之母”和“黄金谷物,联合国将2013年定为“国际藜麦年”。藜麦具有良好的耐寒、耐旱及耐盐碱特性,可在极端生态条件下生长,化肥、农药和灌溉成本不及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三分之一,农事管理成本较低,并有较高产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好。我省自然降水、有效积温及无霜期等生态条件均能满足优质藜麦生产的基本要求,是种植生产优质藜麦的最佳产区。2015年,甘肃省农科院杨发荣团队育成国内首个藜麦品种“陇藜1号”,该品种适宜在我省河西高海拔灌区和东南部降水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种植,产量和品质都非常可观。推广种植藜麦,发展藜麦产业可为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找到一条有效途径,为我省精品农业培育出一种新的特色产业,为我省扶贫攻坚找到一条新路子。


                                      藜麦育种栽培专家——杨发荣研究员  

    该团队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依托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和省科技创新专项等项目进行科技攻关,在藜麦种质资源引进、鉴定、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产品研发、秸秆饲料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培育出陇藜系列新品种4个,制定栽培技术1套,研发藜麦系列产品14个,制定藜麦秸秆全混合日粮配方3个,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目前,该团队育成的陇藜系列品种在全省14个地州市推广应用面积约15余万亩,初步形成了4个核心种植区:即:陇东旱作区、河西走廊沿祁连山灌区、陇中干旱半干旱区、天祝甘南高寒阴湿区,突破了传统作物种植的海拔高度,扩大了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范围,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精准脱贫。

                                      秘鲁、墨西哥专利考察天祝藜麦示范基地
                                              天祝藜麦试验示范基地

近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邀请了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科技厅、省农牧厅、省种子管理局、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的有关专家对省科技支撑计划“藜麦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省科技创新专项“藜麦副产品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进行了验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些项目对藜麦适种区划、高效栽培技术、复种栽培、饲料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的成果对藜麦示范推广、饲料化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藜麦机械化收获
                                                      藜麦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