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医援藏"博士队":填补高原上的"医疗空白"

11.10.2017  12:45
图为甘肃省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进行大型义诊。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11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临潭县有16万人口,然而县医院医生加护士全部不到80人,人才十分紧缺。”甘肃省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队队长、科研处处长张敏博士在甘南援藏已经四个月了。她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藏区医疗水平逐步在提高,在援藏专家帮扶下,很多科室建起来了。然而,改善和提高藏区整体医疗水平仍需长期努力。

图为甘肃省人民医院视光中心临潭分中心在当地成立并投入使用,填补了甘南藏区眼病防治和视光学的空白。 钟欣 摄

  2015年底,甘肃省启动第一批省级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间形成了固定帮扶关系。据统计,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累计在藏区接诊患者2.8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200余台,巡回义诊60余场次。

  2017年6月,甘肃省启动第二批省级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张敏和其他四位博士医生作为甘肃省人民医院第二批援藏专家来到甘南州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这是一支由妇产科、病理学、肛肠科、内分泌科、检验科等专科医生组成的“博士队”,将在藏区工作一年。其中,内分泌科和病理学科填补了临潭县医院的“医疗空白”。

  他们通过义诊、走访乡村卫生院发现,从2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人,都躺在一个病房里,没有隔离、没有感染科。“肺心病、糖尿病、妇科病最多”。张敏说,当地人长期生活在缺氧环境下的高原,吃牛羊肉等高蛋白的食物,少数民族妇女羞于检查、再加卫生条件差,以上几种病类十分常见。

  张敏来了,为临潭医院带来了病理学科。患者的待检查标本通过甘肃省人民医院免费提供的、服务于藏区的专业医疗物流服务寄到兰州,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出检验报告,患者在县医院通过远程医疗网络就可以收到省城医院的检查结果,这为当地患者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段丽君博士是妇产科专业的援藏医生,她刚去一周时,就接诊到一位妊娠高血压孕妇,以往这样的病人均转至省级医院,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段丽君手把手给当地医疗人员培训,经过对孕妇三周的治疗,最终在临潭县医生顺利生下一名女婴。

  “在第一批援藏队员的帮扶下,临潭县人民医院的儿科有了很大的改观。”段丽君说,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次新生儿转儿科后救治良好,母女安全出院,总费用是转诊至省级医院的三分之一。

图为援藏医疗队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义诊。 钟欣 摄

  在援藏医生魏超君博士帮扶下,临潭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加强个人的业务培训及熟悉程度,规范标本储存、消毒、及处理。此外,还进行标本采集规范化培训,取消成年患者末梢血采血,全部采集静脉血进行检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为高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援藏宗旨。平时,除了坐诊县医院做手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外,培训当地医生和护士是另一大援藏重任。

  甘南州计划利用3年,依托援藏专家优势,使全州900多名骨干医师通过培训,能基本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水平和诊治能力,提高参训学员对部分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及治疗水平,达到能熟悉操作临床技术的技能,全面提升各级医务人民服务能力。

  7月30日,在第二批“组团式”援藏队的协助下,甘肃省人民医院视光中心临潭分中心在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并投入使用,填补了甘南藏区眼病防治和视光学的空白。此外,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度院内科研基金项目增设“帮扶项目”,通过该院专家和当地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当地急需提高的专科科研,提高藏区医疗服务理念及技术水平。(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