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甘肃如何拉开架势构建产业扶贫体系之三

22.05.2019  18:25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产业扶贫,投入是保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定性战役”“敢死拼命真扶贫、砸锅卖铁扶真贫”……在今年年初的甘肃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有力的表述,令陇原人民备受鼓舞。

  “敢死拼命真扶贫、砸锅卖铁扶真贫”,正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以“百年目标、全党使命”的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的生动写照。

  去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以砸锅卖铁的勇气,在财政异常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从自己很不宽裕的钱袋子里,千方百计筹钱,将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到脱贫攻坚上来。

  仅2018年,甘肃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3.3亿元,其中省级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投入深度贫困地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6.9亿元,占全省的61.7%。

      强化资金保障,为打赢攻坚战提供充足“弹药

  “去年,我们单位经手的到户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有近4亿元。以前上面给的,主要是农业项目资金,最多的一年也就是1亿多元。”5月上旬,会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强对记者提及此颇为感慨。干了20多年“三农”工作的他,现在真切感到省里对产业扶贫的重视。

  把资金保障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粮草军需”工程,扶贫资金,不管是财政的还是金融的,都向贫困地区聚焦、向产业扶贫倾斜。去年以来,甘肃省扭转过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重基础设施、轻产业发展的惯性思维,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但切实加大扶贫资金投入,而且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产业扶贫。

  2018年,这样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

  甘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75亿元,切块下达到县,由贫困县自主安排使用;

  省市县三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6.72亿元,占当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0.8亿元的近10%,与中央到省资金比例达到1∶1,实现历史性突破;省级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额度115亿元支持脱贫攻坚,省级盘活存量资金可统筹部分1.2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呢?

  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在扶贫奖金的使用上,甘肃聚焦“两州一县”和深度贫困地区,靶向发力,精准使用。

  去年,全省安排深度贫困地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等转移支付共计179.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安排“两州一县”的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8.91亿元,增长87.06%,增幅是全省平均增幅的2.05倍;安排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中央及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3.04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39.47%。

      开出“奖补”药方,“”出贫困户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不是“砸钱”就管用,更需动脑筋。怎样确保“真金白银”发挥出最大效益?

  不垒大户,不搞均分,甘肃将所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70%以上整合涉农资金,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到人扶持项目。其中70%以上的到户资金,安排用于“一户一策”梳理的产业增收项目。每个贫困户给予户均2万元的到户生产扶持资金和入股资金。

  以往,一说扶持到户到人,我省很多地方就是简单给钱给物、发牛发羊。结果,在一些地方,发的钱花了;发的羊吃了……到头来,贫困户依然是老样子。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制度设计上就得体现这一理念。这回,甘肃改变以往直接给贫困户发补助的办法,开出“奖补”的药方。具体的到户产业项目扶持上,通过以奖代补、多干多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措施,变“输血”为“造血”。

  为了避免奖补资金一发了之,甘肃坚持做到“五个挂钩”:

  ——与农民的自愿和意愿挂钩,养多少、种多少不强行摊派,做到政府“配菜”、帮扶干部“上菜”、贫困户“点菜”;

  ——与“一户一策”挂钩,保证扶持措施和“作战图”相匹配,防止“一户一策”成摆设;

  ——与真种真养挂钩,有的可能是没真种、没真养,只要是没入地、没进圈,就不给钱;

  ——与见钱见物挂钩,养的时候要见物,卖了以后要见钱;

  ——与奖勤罚懒挂钩,对愿意多养多干的鼓励,对“晒着太阳等小康”的适当倒逼,达标后方能兑现。

  “五个挂钩”,层层加锁,产业扶贫的“武器弹药”真正用在脱贫攻坚战中。

  在会宁县,贫困户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基础母羊20只以上、基础母驴5头以上、能繁母猪5头以上,等等,每户每年才能拿到补助2500元。而且,连续补助4年,提升贫困户产业“覆盖”“达标”率。

  除此之外,还有奖励。譬如养5头以上的母牛,一头奖补5000元。翟家所镇杜家大湾村贫困户路长宽一算账,除了养牛赚的,县里给的奖补资金就有2万元。这个以前“站着看、等着扶”的贫困户,一下动心了。

  去年5月底,40岁的路长宽“人生头一回”养起了牛,还是洋品种“西蒙塔尔”。才一年光景,他觉得已经“赚钱”了,因为牛圈里新添了3头牛犊。“两头5个多月的牛娃,一头现在能卖7000元;还有一头,已经3个多月大了。”在路长宽眼中,他找到了一条亮闪闪的致富路。

  路长宽越养越有信心。前不久,他主动出劳力,又和别人“搭伙”养了5头“安格斯”牛。

  真金白银最有吸引力。甘肃探索的扶贫资金投入新机制、新模式,振奋着许多贫困户的精气神,激励他们干起来、动起来,积极改变贫困现状。

      畅通融资渠道,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扶产业,单靠财政资金孤掌难鸣。

  但是,长期以来,我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十分脆弱。

  贷款难、贷款贵……由于贫困县金融服务不发达,不论是贫困户还是龙头企业、合作社,想贷款不容易,直呼“差钱”。

  前几年,我省发放小额扶贫专项贷款,但不少贫困户都用在了建房、上学、婚嫁等非生产性支出上,大多没用到产业发展上。

  在拿出“真金白银”的同时,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肃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吸引和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发展。

  长期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贷款时,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物,但许多银行都会套用公司法人的贷款模式,结果准入门槛很高。

  甘肃瞄准“痛点”,对接需求,拿出本钱实施了1000亿元的特色产业发展贷款、50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500亿元的农产品收购贷款。

  如何撬动1000亿元的特色产业发展贷款?甘肃谋划建立了担保路径和机制。去年,甘肃金融控股集团发起设立省级融资担保机构,构建完善省市县三级融资担保体系,为全省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化、多层级的融资担保服务。

  打通了企业“缺担保”“缺抵押”的中梗阻,这个春天,天祝县松山镇滩口村春延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学君甩开膀子干了起来。自打3年前合作社成立后,王学君一直为养殖资金不足犯难。这几年,销路不愁,湖北一家大客商一直跟他们催着要货。但是,他一年最多只能供3个月的牛羊肉。

  本钱不够难成事。他们合作社的养殖场,最多养了1000只羊、200头牦牛。

  有金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今年2月,甘肃银行给王学君的合作社发放了200万元贷款,他一下有底气了。“现在,我们的养殖数量几乎翻了一倍,供湖北那家公司一年12个月的货都没问题。”王学君告诉记者。

  随着全省各级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像王学君一样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通过“银担合作”解决了融资难题。

  截至目前,甘肃特色产业贷款担保1281户、金额174亿元,撬动约450亿元信贷资金服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约23万户农户就业增收。

  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深化改革、击辑勇进。破解资金难,甘肃不断创新——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甘肃以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打造更高层次的“造血”功能,把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进行集中开发或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无物不股、无资不股、无奇不股、无事不股、无人不股,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省共探索出50多种“三变”改革模式,辐射带动85个县市区的761个乡镇、1742个村,受益农户达到54.74万户。

  “三变”改革,盘活了甘肃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有效破解了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和资金短缺问题,蝶变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千里陇原,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分散的资金聚了起来,增收的渠道多了起来,老百姓的日子好了起来。

  趁着“三变”改革的东风,困扰多年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没有积累的难题解决了。甘肃消除3594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3万元。

  多渠道合力“造血”,新模式、新办法纷纷涌现。

  甘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的平台,推动形成政府保企保贷、担保应担尽担、银行敢贷愿贷的良性机制。如今,在定西市,一个全新的“蓝天”供应链金融模式应运而生,蓝天公司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了保购担保贷款业务。

  在这种模式下,贷款先由蓝天公司、联合社及公司法人同时提供最高额担保,蓝天公司再以存款提供抵押,联合社将筹资的保证金作为质押,合作社、农户等借款人用马铃薯销售应收账款作为质押,联合社社员之间形成互保关系,蓝天公司提供马铃薯销售保购承诺,最终向马铃薯淀粉薯的上游购销大户、贫困户社员发放贷款。

  资金落得下,还要接得住。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去年以来,甘肃启动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帮助合作社办理融资担保、贫困户办理农业保险等。截至3月底,全省可建应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的逾1.5万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成并运行。自此,甘肃行政村基本能够保证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银行、保险类基本金融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有了扶贫资金和金融“活水”的精准润泽,甘肃贫困群众缺乏产业发展资金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他们纷纷栽活了“脱贫树”,  捧上了“金饭碗”。(记者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