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化“沙”成财的治沙路  让大漠“披绿生金”

18.06.2018  00:47

原标题:甘肃:防沙治沙助力脱贫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今天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我省地处西北风沙前沿,防沙治沙任重道远。近年来,各地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土地荒漠化治理,将防沙治沙用沙相结合,实现治沙增绿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拓展脱贫致富新领域,让沙近人退变绿进沙退,大漠“披绿生金”。

记者 吕国军:“老虎口,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因风大而得名,这里曾经是沙上墙羊上房,流沙肆虐的地方,如今这里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遥相呼应,长势旺盛,曾经肆无忌惮的流沙已经被绿色锁定,被绿色降服了的老虎口,现在生机一片。

民勤县大滩镇上泉村村民 白生忠:“我们村是老虎口最近的一个村子,像以前的话,每年春天我们种下的农作物,一次沙尘暴就打死了。通过治理空气有了明显改善,沙尘暴次数也少了,比以前风也小了。像里面老鹰,狐狸,野生动物也多了。

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态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民勤绿洲沿线就有408公里风沙线。通过开展大规模治沙造林,民勤县每年完成压沙、造林4万亩以上,有效阻隔了两大沙漠合拢,全县荒漠化占比由2009年的94.5%降到90.34%,森林覆盖率由11.21%提高到17.91%。

民勤县林果中心主任 邱进强:“经过多年的治理,老虎口、龙王庙、勤锋滩等大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民勤县//荒漠化沙化呈逐年减少减轻趋势,整体处于遏制逆转趋势。

今年46岁的杜世强,做白银市屈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区造林员已快20个年头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为6月新植的树木进行第二次浇水。

白银市屈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造林员 杜世强:“这栽了有六百多棵树,前面把树栽上,第二遍又浇水,拾石头,窝子修理好,这就是工作,尽量把这个树保活。

五六百亩林区,每天30公里,作为土生土长的屈吴山人,杜世强觉得保护好这片林子,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在当地几代人的努力下,崛吴山生态环境正走向草畜平衡、涵养水源、自我修复的良性发展。今年林区实施三北五期工程,栽植各类树种1100亩,12万株以上。

白银市崛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 曾俊华:“对现有的一些裸露砂岩破坏的地方进行生态修复工程,使它恢复绿色,下一步是严格执行我们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来把这片青山绿水保护好。

不仅要绿起来,还要富起来。金塔县在加大防风治沙的同时,向沙漠要效益,走出了一条化“”成财的治沙新路。在金塔县沙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前来装砖块的车辆络绎不绝。

金塔县沙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 王安辉:“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的是蒸压加气块,蒸压灰砂砖这两种产品 //主要取材,一种是石灰,而一种主要是风积沙。

金塔县沙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利用地处沙漠边缘的优势,就地取材,每年用沙1.2万吨,节约耕地100亩,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税300多万元。

十三五”期间,我省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构建沙区绿色生态屏障为重点,通过开展自然修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着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省1/4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甘肃台综合报道。

武威台:杨冰 李登生 吕国军 卢武林   白银台:许倩 刘立博 魏列芳 李冬   酒泉台:靳晶 张德刚 安涛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

编辑:岳琬芮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