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产业拓宽增收路

27.10.2016  05:33

要扶贫,产业是关键。我省定西、武威、张掖等地针对各地实际,多措并举。坚持把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突出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特色产业,拓宽了农民群众增收渠道。

革命老区通渭县华家岭,是个出了名的贫困地区。梁金明是华家岭乡世歌尧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上半年,他拿着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入股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分红近4000元,而且在合作社还领到了1万元的工资款。

专业合作社还吸纳村里的26户贫困户为社员,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化种养殖的经营模式,发展林下虫草鸡养殖和观赏植物种植,近一年时间,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社员户均增收1000元。

农民发展后劲足不足,产业扶贫是关键。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华家岭引进3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另一个村---善马村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林木育苗、燕麦草、小杂粮种植等特色产业,今年村里人均增收1510元。

截止去年底,华家岭乡全乡18个村里,后湾、老站、大牛、小牛等6个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移民搬迁群众如何持续增加收入?武威市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依托村民们娴熟的蔬菜种植技术,建起千亩高标准日光温室示范点,帮助贫困村民增加收入。

为了帮扶村民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当地出台奖补政策,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在山丹县位奇镇张湾村裕民农牧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枸杞种植基地上,一百多位采摘工正在紧张的采摘枸杞。在“自家”地里忙活,还能拿 “工资”,这让天天早出晚归的张湾村村民张玉梅心情格外好。

张玉梅说,今年土地全部流转给大户种植,租金加上打工收入达到四万多元,比自己种地划算。

如今,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增加收入已成为我省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都用来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全省6220个贫困村将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覆盖,通过产业增收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记者:定西台:李军林,张含华,武威台:孙玺文,袁程溪,张掖台:魏莲,曹阳,葛勤,吴鹏,张亚军

甘肃台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