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回忆录:舍身饲虎的莫高精神补文保领域空白

28.10.2019  15:31

   樊锦诗回忆录:“舍身饲虎”的莫高精神补文保领域空白

  中新网兰州10月27日电 (闫姣)“很多人曾建议我写自传,都被拒绝了。后来答应,是想通过自己反映敦煌,反映敦煌研究院,以及扎根于此或长眠于宕泉河畔墓地中的‘莫高人’。”耄耋之年的樊锦诗如是说。

  近日,“樊锦诗获国家荣誉称号暨图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出版座谈会”在兰州举办,樊锦诗现场分享了她扎根敦煌半个世纪与敦煌、“莫高人”结缘,以及出版书物“台前幕后”的故事。

  1963年,年仅25岁的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之后远赴敦煌,开始了黄沙为伴、守护敦煌的56年岁月。

2004年8月,樊锦诗在莫高窟第272窟考察现场。(资料图) 敦煌研究院供图

  期间,她完成了莫高窟各洞窟的分期断代,带领团队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探索形成了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樊锦诗坦言,多年以来她几次想要离开敦煌,但都未果,好像宿命一般。后来待的时间越久却越想留下,越热爱,越想为莫高窟做点事,也越来越觉得敦煌“非同小可”。

  数十载的坚守让樊锦诗被冠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敦煌女儿”“改革先锋”等诸多头衔,但她总说:“我是个普通人,所得荣誉皆因遍布全国山沟沟、荒山野林之中默默奉献的文物保护工作者。

  从2016年起,先后有多位记者、编辑、学者提及为她作传之事,均被婉拒。直到有位朋友提起,应该有个回忆录,记载漫漫戈壁上的敦煌研究院,记录几代人的奋斗故事,樊锦诗恍然大悟。

  “我是敦煌研究院发展75载以来的见证者、参与者,有太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莫高人’,我应该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樊锦诗说,应该让外界知道,保护不是多么简单的事。

  樊锦诗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共13章,最后一章“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提及第254窟中的北魏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中描述的“舍身饲虎”,更像是莫高窟人的精神写照,几代人凭借这股力量使敦煌研究院在全国文保领域的科学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发展中填补了诸多空白。(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