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答记者问

08.05.2019  02:35

2019年5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公开发布。为了解《意见》有关情况,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

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印发了这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文件,是出于哪些考虑?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党的十九大也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现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又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问:这份文件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体框架。请问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则是什么?

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则。一是明确改革的总方针,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二是明确改革的抓手,就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三是明确改革的目标,就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四是明确改革的路径,就是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请问如何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按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并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行紧密衔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要基本打通,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要放开放宽,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要基本形成,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要率先取得突破。

第二步,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要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要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全面形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要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基本实现。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问: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是城乡二元壁垒的突出体现。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既是提高经济效率、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制度,又是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成本的重要制度。必须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

意见》提出了9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

问: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城乡差距的明显体现。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

答:农村公共服务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短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必须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意见》提出了6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

问: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极大影响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改革事项?

答:从国际经验看,率先推动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些发达国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直接措施,贯穿于城镇化的每个阶段。近些年来,我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十分滞后。必须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乡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意见》提出了3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推动城乡路网的一体规划设计,统筹规划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和城乡污染物的收运处置体系;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设施,对建设投入主体予以明确;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归属,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

问: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不少地区,一边是大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边却是乡村的传统农业。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政策举措?

答: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为重要补充。必须瞄准这个发展方向,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意见》提出了6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制度。

问: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然逐步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必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勤劳致富,统筹提高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四方面的收入。

意见》提出了5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完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建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机制、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体制机制。

问:为了确保《意见》切实落地生效,请问确定了哪些组织保障措施?

答:推动《意见》落地生效,总的工作方法是: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层面负责对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安排进行顶层设计;省级层面负责统筹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实施路径,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市县层面负责推动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

意见》提出了4项组织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强化分工协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督导;各有关部门将制定细化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改革措施。三是压实地方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明确落实路径,部署好重点工作。四是注重试点引路,设立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关系,先行先试、观照全局,边试验、边总结、边推广,条件成熟时以法律等形式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