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庆城县推进苗林产业发展纪实

11.12.2017  14:50
  庆阳市庆城县林地面积224万亩,其中宜林荒山面积达100万亩,弃耕地达20万亩,苗林产业发展潜力较大。近三年,庆城县每年以15万亩的速度推进苗林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三年累计完成苗林结合培育58万亩,其中整流域培育占造林总面积的60%以上,建成3万亩以上示范点1个,万亩以上示范点16个、5000亩以上示范点15个,苗林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小奖补”激发新活力
  为鼓励林农大户或合作社大力发展苗林产业,庆城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多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苗大户及个体造林100至2000亩的每亩补助20元,2000至5000亩的每亩补助30元,5000至10000亩的每亩补助50元,10000亩以上每亩补助70元,这一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苗林产业培育的积极性,有效推进了全县苗林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为规范和加强中央、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庆城县制定出台了《庆城县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分年度全部兑现到村集体或农户(个人)。近期,庆城县圆满完成2017年度公益林补偿兑现工作,兑现补偿资金1053.89万元,补偿面积118.42万亩,全县52761户群众得实惠。
  贫困户变身“林保姆
  “我们这里山大沟深,靠天吃饭,以前我家主要靠低保来维持生活,现在我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有了稳定收入,家里生活变化很大,我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林。”太白梁乡王渠村村民吴勃勃告诉记者,自2016年9月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后,他每年可拿到8000元的补助,今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500元以上,不仅还清了欠账,还实现了脱贫。
  2016年,庆城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实施“林保姆”计划,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制定出台了《庆城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108人的基础上,利用天保工程管护资金、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又聘请了109人。目前,全县共有21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每年每户增加工资性收入8000元。这些“林保姆”成为林木资源的守护员、林情上达的信息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案件查处的助理员,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加强了林业资源保护。
  合作社带活“大产业
  庆城县兴林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800多万元,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林地入股、利益“三七”分成的方式在玄马镇刘八沟流域流转荒山造林2万亩,所培育的苗木密度大、质量好、成活高,成功探索出了“育苗在川、栽植上山、龙头带动、入股分红”的新路子,对全县的苗林产业培育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庆城县按照林业项目融资、合作社入股分红、大户租赁承包、农户自主经营四种模式,注重典型培育,发挥示范引领,努力推进苗林产业培育发展,目前,像兴林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专业团队,庆城县共有42个,已集中流转土地造林39处11.3万亩。今年上半年,庆城县已建成万亩苗林示范点5处,建成5000亩示范片区2处,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6.9万亩,占任务的112.6%。
  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带动下,庆城县把经济林建设同精准扶贫精密结合,完成以核桃、梨枣为主的经济林栽植1.05万亩,完成林地流转8万亩以上,林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扶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示范点9处,苗林产业变身“摇钱树”,已成为庆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庆阳市林业局供稿)
   
  
白银市会宁县加快培育林果产业
  近年来,会宁县着力调整农业产业化种植结构,林业厅
酒泉市金塔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成效明显
  近年来,金塔县林业局立足金塔县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产业,建立了林、农、畜、旅协同发展模式,促进林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森林附加值,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至目前,共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5520.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