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青春之翼,探高原湿地

11.12.2017  12:46

近日,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省林业厅,会同发改、环保、农牧、水利等相关管理部门,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开展自然资源(湿地)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通过探索以湿地作为独立登记单元的确权登记方法,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实现对水流、森林、草原、山岭、滩涂、荒地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的全要素统一确权登记,建立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机制。

航摄作业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制作湿地试点基础图件、开展湿地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确权登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该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在接到省国土资源厅任务安排后积极响应,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制定工作方案,发挥自身优势,调拨无人机小组深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甘南山地交汇处的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肃南康乐草原保护区和肃州湿地资源保护区,开展技术保障工作。

12月的湿地,气温早已降到-15℃以下,天寒地冻,千里冰封,加之地处高原,飞机的电池活性大大降低,续航能力不及平时的一半,大风又不时地给无人机的作业安全“捣乱”。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展,由张治国同志带领的9名无人机小组成员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电池,续航能力减弱,就把电池塞到自己的衣服里,用自身的体温焐热电池,再给电池“穿”上自热帖;项目区范围较广,一个架次完不成任务,就多飞几次。

无人机小组成员胡宽裕和林刚正在用体温焐热飞机电池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年轻的队员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大口呼吸一会儿便能感觉到头疼。气温过低,室外和工作车里几乎没有温差,小伙子们感冒频发。好不容易到了用餐时间,可携带的熟鸡蛋和饮用水早已变成冰疙瘩,大家戏称野外午餐为“磨牙”。刺骨的寒风穿透了羽绒服,操作一会儿仪器,身体就冻得发麻……尽管困难重重,却丝毫不影响队员们的责任与信念,无人机小组带病坚守岗位,平均每天工作长达10余小时。

经过大家一个星期的共同努力,已完成三个保护区任务中两个试点区的拍摄工作,航拍面积约260平方公里。这群全部由80后组成的无人机小组,本着对工作的负责和对事业的热爱,用青春与热情默默无闻地付出着,为能够对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完善、到位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奉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张雅涵供稿/张治国、林刚摄影)

无人机小组的午餐:被冻住的熟鸡蛋和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