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重点实验室智力优势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

12.01.2018  20:41

近年来,依托兰州财经大学建设的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在西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智力优势,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社产学研合作,大胆探索,帮助西和县制定“打造电子商务企业产业链”规划,创建了独特的“西和电子商务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了特色现代农业增收引领作用,为当地精准扶贫和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和县是全国最大的半夏(中药材)生产基地,生产和销售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受地域限制,当地取得“毒性药品生产许可证”非常困难,深加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国内外销售也一直受制于人,造成半夏种植和销售长期处于投入高、风险大的境地。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深入实地进行调研,认为打造大型、产销两旺、有市场驾驭能力的电子商务企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重点实验室选择与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协助引入各种电子商务资源,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探索建立了一个种源建设、联合种植、企业定制收购、外向型出口为主的“半夏模式”,即:一是与湖北半夏种源公司合资成立企业,打造野生半夏的种源基地,以保证垄断种源和西和地区的半夏质量;二是让西和当地企业依托农业合作社,积极申请资金支持及贷款,为农民提供“赊账半夏种子”,并签订收购协议,在西和县大规模种植半夏;三是利用电商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打造国外出口、国内经销的销售网络,保证产品的市场销量和利润;四是通过销售半夏这种中药材,辐射带动西和的花茶、花椒、核桃、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的经营渠道,提高其销量。

面对当地企业发展初期,资金和技术力量都很有限的现实,重点实验室免费提供各种智力支持,通过派遣学生、老师对企业进行专门辅导,出谋划策等,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代工贴牌等模式,解决生产线投资和生产许可证问题;通过外贸企业,解决产品出口的人才、资金问题。在产品销售环节,重点实验室凭借对电子商务营销及商业营销的熟悉,指导当地企业从电子商务入手,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同时,组织学校学生发出20多万份产品宣传材料,极大地提高企业知名度,客户数量和企业销售额节节攀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重点实验室强大的智力资源支持,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互联网﹢产业”的电商产业扶贫模式成为西和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力量。这种模式既整合了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的各自优势,又弥补了彼此的短板,把农民从卖初级产品的价值链低端解脱出来,形成了产、供、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体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也形成了一种可以复制的可推广的扶贫新模式。

在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帮助指导下,西和县已打造了一条比较完善的农特产品电商产业链,并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西和县电商产业年利税60余万,惠及农民2万余人,致富700户,脱贫60户,扶贫脱贫工作正在有力推进,贫困地区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