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实施“暖心”工程吸引高层次人才

30.04.2018  10:52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兰州大学人才办主任吴王锁教授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的一段论述抄在笔记本上。

吴王锁教授在理解这段文字的时候,联系更多的是自己的工作,他说这些年来兰大要补的短板之一,就是人才工作。

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人才的话题,再次成为聚焦点之一。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吴王锁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了发展、创新、人才等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吴王锁说,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似一股暖流,给他和同事们从事高校人才工作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力量。

怎样发挥自身人才优势,与地方携手合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兰州大学的回答是,首先要鼓励学校各类人才在具有积累和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保持兰州大学的优势,同时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主动为地方建设服务,比如青藏高原科考、祁连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与这些战略对接,才能真正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人才队伍,也才能真正培养造就各类优秀人才。

回家

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树立“人才队伍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的理念,近年来兰州大学采取“培养、引进、聘请”并举措施,在稳定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多渠道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夯实后备人才基础,提升青年人才水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略,把国内外各领域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吸引到兰州大学来,是这所名校的所思所想,也是他们践行的路子。

我是被南志标院士及学校领导多次登门所感动,不来真是说不过去。”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教授说,1988年他从这里走出校门,30年后又“回家”了。

贺金生教授是兰州大学两个月前才从北京大学“”来的“”字号人才,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

一是感情,二是平台,三是事业,这是今天我在这里的原因。”贺金生教授说,对母校、恩师的感怀之情难以割舍;兰州大学草业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加上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该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足以让人羡慕;在草业研究领域,广袤的西部有优势,所以,他的事业在西部。

今年34岁的王震教授,2002年从家乡会宁考入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之后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院读研,201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院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9月,他重回母校,并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目前,王震为兰大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震说,当时从国外回来还在犹豫工作去向时,一件小事影响了他的选择。当时去兰州大学附近的一家银行办卡,恰好兰大段一士教授也进门办卡,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起来给段先生让座、打招呼,很尊敬段先生,这个景象感动了他。

正是这一看似平常的让座情景,决定了这位“80后”才俊的人生选择。

暖心

从近期入选国家人才工程项目的情况看,兰州大学有3人入选2017年“千人计划”,有8人入选第三批“万人计划”,2017年长江学者建议人选中,兰州大学有3名教授进入公示名单。这是兰大近年来入选国家人才工程项目人数最多的一次。特别是在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像贺金生、王震这样的高端引进人才,已经扛起了重任,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一批批国内外青年才俊正陆续进入兰大人才库,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基石。

据了解,为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兰州大学正在实施“高水平人才”收入保障机制和“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制度,在人才的工作待遇、生活待遇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吴王锁教授把学校实施的此类人才保障制度称之为“暖心”工程,既要暖心,又要舒心,还要让他们安心;不仅要让远方的“客人”高高兴兴留下来,而且要让本地的“主人”心情舒畅干起来,让他们施展才华有舞台、发挥作用有平台、干出成绩能够上奖台,真正营造出“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环境。

据兰州大学人才办副主任韩杰介绍,为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稳定现有人才,为人才提供保障支持条件和优质服务,学校最近还组织力量兵分两路,前往南京、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重点高校针对人才工作进行调研、“取经”,以进一步完善兰州大学的人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