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南北两山:从8棵树到1.5亿棵树

08.01.2019  23:31
【中国绿色时报1月8日第2版】作者:严振德 胡家溪   “皋兰山上1棵树,白塔山上7棵树”,人们曾用8棵树来描述甘肃省兰州市的“荒山秃岭”。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的兰州,降雨稀少、气候干旱,“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让荒山秃岭坡上绿装,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生态环境,成为几代兰州人民共同的夙愿。
  半个多世纪种活1.5亿株树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兰州人肩负绿化家园、改善兰州生态环境的神圣使命,持续建设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目前,兰州市南北两山已初步建成人工森林生态体系,绿化面积达58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5亿株,植物种类达75科424种。特别是25万亩上水工程造林区,绝大部分已郁闭成林,形成了林荫遮蔽的森林景观。两山绿地纳入城市绿地近4000公顷,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建成护林防火检查站16个、瞭望台18座、气象站7个、林区道路600多公里。形成了“三级管理,以场(站)为基”的管理管护体系,成立兰州市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辖7个县区指挥部、7个林业服务单位、58个林业管理站、391家绿化承包单位,常年有3000人开展林木管护工作。
  随着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以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和绿色消费文化为主的两山生态文化建设蓬勃发展,除多年来持续建设的兰山公园、徐家山公园、五一山公园外,《四库全书》文溯阁、兰州碑林、兰州国学馆、兰州绿色文化博览园等文化景点及旅游景点在南北两山相继建成。目前,南北两山已建成森林公园20多处,休闲、游览基地80多处,每年休闲、健身、旅游的人数已超过300万人次,形成了具有两山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完成的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生态成效评估数据显示,兰州南北两山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999年的4.6亿元增长到现在的50亿元左右,年涵养水源3997.46万立方米,年固碳量75.22万吨,年释氧量73.51万吨,年滞尘量75.20万吨,年固土量277.65万吨,年减少黄河泥沙量61.12万吨。
  制订“1234”总体发展战略
  2016年以来,兰州市制定了“1234”总体发展战略,即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服务城市发展、满足市民需求),增强“三个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实现“四个转变”(职能定位从绿化管护向生态服务转变,管理管护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开发建设从各自为政向整体打造转变,发展目标从以“绿”为主向多彩两山转变),进一步提高管理管护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公园,全力提升景观效果,努力打造“生态两山”“魅力两山”“宜游两山”。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推进,兰州市修订颁布了《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管理条例》,配套制定了《兰州市南北两山承包单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及重点地段控制性规划》,为两山的长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统筹两山景区建设,加快重点区域景观提升步伐,全力推进“省门第一道”绿色通道、九州台景区、大兰山景区、西固金城公园景区、七里河沈家岭烈士陵园景区罗九公路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安宁十里桃花再造工程等大景区建设和景观提升。采取清淤复整、增加灌溉次数、实时补植增绿、面山治秃除斑、水利配套改造等措施,完成城区及通道面山“治秃除斑”工程1.29万亩,实施森林抚育6.7万亩,封山育林6.9万亩,进一步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持续加大水利维修改造投入力度,大面积推广节水滴灌技术,完成水利工程维修、改造项目231项,完成重点绿化区强化配套滴灌面积1.9万亩。
  多措并举保护林地资源
  增加绿量,同时也要保护存量。在依法保护林地资源方面,兰州市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宣传教育,狠抓火源管理,加强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和预防,实现了连续18年无较大森林火灾。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各项行政权力,严格审批林地开发项目,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各种破坏两山林地资源的违法行为,使两山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加强与中科院寒旱所等科研院所的横向合作,开展人工林稳定性研究、雨养生态建植技术、黄河水绿化节水滴灌技术、高陡峭坡植被恢复技术等研究,为两山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种下绿色,收获希望;种下文明,收获未来。持续播绿数十载,兰州南北两山如今林茂草盛。兰州市两山绿化工程不仅成为山水之都的城市名片,更成为全国人工造林的一面旗帜,以及见证兰州人民不畏艰难建设生态家园壮举的绿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