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住宅电梯事故频发 拷问业主安全如何保障?

08.04.2016  11:54
天津住宅电梯事故频发 拷问业主安全如何保障?    

    天津北方网讯 从长寿公寓电梯坠亡事故,再到近期滨海新区晨晖里社区9人被困电梯,频频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引发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更拷问着公共安全维护能力。

    今年4月4号晚8点多,滨海新区晨晖里发生一起电梯困人事件,9名居民被困其中,其中大部分为中老年人。5分钟后,消防特勤支队万象路中队成功将被困9人救出。而这一事故仅距离和平区长寿公寓电梯坠亡事故不到半个月。据报道,今年3月21号上午8点55分左右,和平区长寿公寓5号楼的客运电梯发生惊魂一幕:电梯行驶到十四五层之间时突发故障,造成一名男乘客跌出电梯厢坠落死亡,一名女乘客被卡在电梯厢与电梯井之间的缝隙中。而这已不是长寿公寓第一次发生电梯事故了。

    频频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引发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昨天,记者再次来到长寿公寓后发现,出事的5号楼栋的两部电梯仍在停运当中,一旁放置着沙土物料和黄色警示牌。据了解,目前和平区政府已经决定对出事楼栋中的两部电梯进行更换,资金暂由政府垫付。住在9楼的业主张先生说:老出事,有半个月了吧,说是一个月给修。

    不单单是长寿公寓,据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和平支队西安道中队统计,从今年1月1号到3月31号已接到电梯救援15起。副中队长张骏说:单一礼拜就能接到4、5起,赶上多的时候一天就两三个。

    和平区福安大街万兆科贸大厦就发生过电梯关人的故障。有过类似经历的居民马女士说:我们在里边被困了半个多小时,电梯上显示是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电梯里的电话也是坏的,然后我们在电梯里喊,外边才有人答应,然后找的师傅修理,经过一个多小时才出来。11点多钟上去,12点多才出来。

    很多社区居民表示,虽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电梯维保人员来进行检查,但都是简单走过场、应付了事。只有等到电梯出现问题时,才会派人修理。长寿公寓业主委员会副主任胡先生说:上届物业老说电梯有问题,叫我们大修。我们一共9部电梯,有一部不同意,修了8部。说修,一个月时间好歹比乎比乎,就来两小孩就叫修完了。修完后要58万多,用我们钱,大伙都反对。电梯大修要技术检验,特种设备处他们检测,他也没报。最后这两个坏电梯在记录里都没有报修。

    其实,2011年,本市就发布了《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五条明确:“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维护保养电梯,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并对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天津市安监局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李理表示,电梯安全有个行话叫三分产品七分保养。目前由于电梯维护保养属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对日常检查工作的质量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导致日常的电梯维保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一些物业公司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维保公司,因此对电梯维保缺乏监督的动力。

    主要是目前大部分小区、公共场所的保养费用。物业公司为了获利的最大化,会选择价格低廉的维保单位,而这些维保单位在工作中容易处于成本考虑偷工减料,加大了电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制定更为细化的行业准入制度,提高门槛,加强对维保公司的资质审核,严把从业人员资质关,并且实施动态管理,相关部门应通过行业协会尽早地对电梯维保的日常内容、标准、期限等等,做出明确规定,出台行业指导价格,这样有利于打破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当然对于现有已存的维保企业更应进行全面普查,将不符合从业资质的企业坚决剔除。

    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电梯安全监察工作的主管部门,负有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的法定职责。由于我国不存在电梯强制报废制度,只要每年的年检合格,电梯都可以继续使用。职能部门监管“大包大揽”也造成电梯管理单位、使用单位没有压力和动力去承担电梯安全工作,产生“年检依赖症”。特别是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数量却明显不足,由此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李理提出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监督:要将先行已经有效的监管手段全面推广,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建立起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执法力度,加强监管。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逐步推动电梯安全监测网络的建设,建立电梯安全管理物联网。将现有维保的电梯能够建立起24小时网络智能监控平台,如果遇到电梯故障,电梯系统它会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发出相应预警,所以维保单位和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并且通过物联网系统对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提供直接的数据支持。在发生运行事故后,也可以将记录的数据作为查找原因、事故鉴定的基本依据。

    生命既逝再难挽回,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有从中汲取血的教训,抓好电梯安全,一丝不苟落实现有法规制度,才能避免类似电梯事故再次发生。

文章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