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白首之心 步履不歇 争做出彩甘农人 ——记甘肃省“离退休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岳达昌教授

25.03.2020  20:23

近日,甘肃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和人社厅联合授予全省30个单位“离退休先进集体”称号,40名老同志“离退休先进个人”称号,我校退休教师达昌教授获全省“离退休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誉的获得再次印证了以岳达昌教授为代表的甘肃省老教授协会农业委员会,突出甘农特色、打造精品案例,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退而不休有所为,再续壮志作贡献

岳达昌教授生于1941年,1962年大学毕业后任教于甘肃农业大学基础部。2001年,时任学校科技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的岳达昌已到退休年龄,受学校委派,他和甘肃省科技功臣刘孟洲教授共同承包了张掖市临泽县的新华种猪场,注册组建学校科技开发公司新华种猪场,自此,该场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极大便利。

岳达昌刚来到场里时,正值养猪业低潮,万头之多的存栏猪缺乏饲料喂养,兽药也存货无几。加之种猪场地处乡村,距离新华镇好几公里,办场困难重重。面对艰难险阻,岳达昌教授没有退缩,而是对症下药“开处方”。经过三年的躬勤努力,硬是让濒临破产的企业扭亏为盈、迅速发展,并成功抵御了“非典”疫情。

在此期间,刘孟洲、岳达昌两位先生,总结出“六统一分”的养猪行业“新华模式”,“六统”即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屠宰和用“华特”商标统一上市;“一分”即仔猪的育成、育肥由农户分散养殖,收购时预先定好价格,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2004年承包期满,全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种猪场不仅顺利通过甘肃省“十五规划”重大产业项目验收,还注册了“华特猪”商标,制订了华特瘦肉型猪的企业标准,被树立为甘肃畜牧养殖界的一面旗帜,使我省拥有了本土的瘦肉型猪品种。

2008年,甘肃恒丰原种猪场筹划成立的初期,岳达昌就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协助企业勘察场址、设计猪舍、招聘人才、培训员工、建立防疫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种猪场很快发展成为“兰州市龙头企业”,并获省农业农村厅批准的“甘肃省标准化大型养殖企业”。攻克难题的同时,岳达昌又创造了“恒丰样板”,在省内外推广。“恒丰样板”的核心是“一个中心、四个先进”。“一个中心”即培养基层骨干和示范新技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四个先进”即猪种先进,设施、设备先进,工艺先进,饲喂环境先进。目前,该企业已成为甘肃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基地,每年向内蒙古、陕西、宁夏和我省的广大地区供应优良种猪和仔猪、培养技术骨干百余名。

一次偶然的考察机会,让岳达昌接触到了一种新材料,主要成分叫凹凸棒石,又名坡缕石,是一种非金属矿藏。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探明拥有此矿藏,而我国占此矿种资源量的五分之四以上,其中甘肃临泽、会宁、靖远等地储量丰富,开发和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坡缕石作为原料,用高科技、现代化工艺研制出新型材料,在农业、食品、化工、医药、现代工业、健康产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 以上这些特点,岳达昌将其总结为“多、特、奇、广、易”。

为了推动这种新材料的高效应用,岳达昌多方奔走,于2015年4月促成北京一家公司与临泽县人民政府在兰洽会上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坡缕石矿,以带动“一带一路”张掖黄金段的实体经济,打造国家级坡缕石生产基地。纵使白发尽染,岳达昌仍然保持着对事业的热心与执着,古稀之年的他欣然接受了兰州沃迪受损土地修复与环境工程研究院的邀请,专门领衔研制以坡缕石为主原料的营养强化系列肥料。2013年,岳达昌设计和提供配方建设了静宁县八里庄辰宇有机肥料厂,可年产3万吨的“静威牌”苹果专用肥、马铃薯缓释肥等,应用效果受到农户一致称赞。

发挥优势尽其才,奉献热心展其能

甘肃省老教授协会是由全省科研院所的离退休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专业性、服务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旨在打造一个“为政府建言献策、为群众咨询服务”的老有所为平台。2005年,协会正式成立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成员主要为甘肃农业大学的离退休老同志,至今他们已义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活动,成为省老教授协会的一支骨干力量和特色品牌。

农委会的工作既要有生产研究、又要有组织机构,既要有落地项目、更要有社会影响,” 对于农委会的工作,岳达昌热情投入,先后担任了农委会第一届秘书长,第二、三届常务副主任,以及省老教授协会第二、三届常委理事。在岳达昌的感召下,一大批老专家、老教授扎根陇原大地,积极围绕“三农”发展献计献策,把技术播撒到了田间地头,为甘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精准脱贫做出了突出贡献,备受社会好评。

2018年4月上旬,甘肃大部分地区遭受沙尘、雨雪的强降温天气,倒春寒使东乡县河滩镇祁杨村正在萌芽的花椒受到损害。岳大昌组织农委会专家深入一线开展花椒冻害调查,提出有效应对措施。随后的回访中,岳达昌发现灾后花椒树蚜虫侵害严重,让椒农们犯愁,农委会便筹集款项购置了电动喷雾器,并由鲁挺教授主编了《花椒栽培与管理技术》一书。岳达昌与其他成员现场教授大家操作方法,当年实现了花椒水、肥、药的有效利用和有序管理,花椒树长势喜人。

为了提升农委会的社会影响力,岳达昌和王锡祯教授合作撰写了《强化甘肃省观赏、特种、珍惜和野生动物防控的建议报告》,引起了省政府、省林业厅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此外,岳达昌发表了《把甘肃省的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的建议》《以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做好现代化养猪场的环保工作》等文章,他还代表省老教授协会参加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国老科协西北、西南调研座谈会”,并在“新农村建设专家论坛”上作了发言。凭借优异的工作业绩,岳达昌多次被协会授予“老教授事业贡献奖”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全国、全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和甘肃省“最美五老”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喜看麦黍千重浪,霞映夕阳晖更红

2020年3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召开的关于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会议,也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吹响了发起总攻的冲锋号,展现了我们党兑现庄严承诺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

自2016年起,岳达昌就积极参与省老龄办立项的“银龄行动、助推精准扶贫示范点项目”,在兰州市榆中县新窑坡村、平凉市庄浪县通化镇和庆阳市镇原县南三镇等设立示范点,围绕养羊、中草药栽培、果树病害防治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带领贫困户增产致富。

一生淳朴、孜孜以求的岳达昌将个人行为融入到了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中, 他坚守造福百姓的初心,很好发挥了老同志的模范带头和传、帮、带作用。岳达昌表示,“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华民族完成第一个百年任务、顺利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给钱、给物,不如给农民技术”,岳达昌说,“只有沉下身子,才能精准把脉问题,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今后,岳达昌将和大伙儿一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利用老同志们的专业知识,投身新时代“三农”工作,采取个性化帮扶措施,把扶智与扶志相结合,进一步扩大“银龄行动”覆盖面,帮助群众切实提高种养殖技术,合力为社会多做一些实事、好事。

青春看的不是年纪而是心态,活力不是来自身体而是心灵。我要在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奉献中接续奋斗,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让更多人受益,就是我人生的意义和乐趣。” 这便是岳达昌先生的人生态度,退休近二十年来,他依旧驰骋在“三农”和教育的沃土上,马不停蹄、倾注心血,默默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使自己晚年生活在奉献中熠熠生辉。他用白首之心,谱写了一曲志存千里、步履不歇的精彩篇章。

岳达昌(左三)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岳达昌(前排左二)在陇南市开展科技帮扶

岳达昌(左一)在温室大棚中察看辣椒生产情况

岳达昌(前排左三)在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