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加速非遗保护 “世遗”藏戏活态传承

06.01.2018  06:32

  中新社兰州1月5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格萨尔说唱神授艺人消失,现存只有吟诵艺人,部分遗产“人亡艺绝”,有些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甘肃甘南藏区优秀的非遗文化面临失传和逐渐消亡的“危机”。对此,该州近年来加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目前已建立非遗资料库,收录了十大类共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加紧“数字化”。

资料图 藏戏艺术。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甘南属安多藏区,境内拉卜楞寺历来是安多藏区的宗教、艺术、文化中心,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92项列入州级,38项列入省级,8项列入国家级。同时培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8人。

  甘南州文广新局局长曹世清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州自2005年开始抽调专业人员赴县、乡、村进行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尤其对高龄和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进行集中搜集整理。同时,观摩体验原生态非遗项目,并尝试用文字、视频、音频等数字化形式记录下来。

  藏戏是甘南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世清说,为了使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实现“活态传承”,该州自主创排了大型安多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并在多地巡演。同时,不定期在剧院、广场等场地举办“南木特”藏戏展演,推广和传承甘南藏戏。

  插箭节、娘乃节、毛兰姆法会……甘南藏区一年四季有丰富的民俗宗教活动,这也成为该州记录和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如:夏河拉卜楞寺每年举行的正月、二月、七月大法会上,该州民族民间文化精品——酥油花、“桑欠木”、“哈欠木”、佛殿音乐“道得尔”等悉数亮相,这使甘南密集加速拍摄、记录,实现对民俗类非遗“数字化”。

  此外,甘南还相继出版发行了《甘南州历史文化丛书》《甘南藏族民歌》《甘南州藏戏剧本集》《夏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梦幻香巴拉》《卓尼影像》等书籍,基本记录了甘南非遗资源全貌。(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